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总体改革 改革综合

高尚全:今年改革攻坚攻什么

2005-04-18 10:30 中国青年报

摘要:金融改革要背水一战。金融改革滞后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很多研究都证实了金融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但是我国的金融体制和运行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制约金融市场化的因素没有得到根除。

今年是改革攻坚年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曾经在多个场合说过,今年是改革年,确切说是改革攻坚年。为什么今年是改革攻坚年?改革攻坚攻什么?

第一,要把改革作为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的一个根本措施。

第二,要把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不是一般的治标策略。

第三,要把改革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靠改革。

第五,改革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长期的任务,有些改革早比晚好,否则积重难返。

正是因为改革如此重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们要用很大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要坚持以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有人统计,报告中87次提到“改革”,足见中央今年对改革的重视程度。

改革之年的任务和重点

改革之年,改革的任务必须抓住重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农村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等。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毫无疑问国有企业贡献很大,2004年,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312亿元,比上年增长425%,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全年5000多亿元利润,60%~70%是靠七大垄断企业,其中中国石油利润就达1100多亿元。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比例:利润的40%靠涨价,石油涨价,企业利润就多了;40%靠规模扩张,靠企业通过改善经营机制内部挖潜的利润只有20%。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据报道,国资委的181个国有企业,其中80个企业的资产是损失的,其中40个企业损失了10%,还有40个企业损失了20%多,这个数字不能不看。那么,中央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注销了多少呢?申请注销的达3177亿元,相当于181个国有企业净资产的99%,如果再加上财政部注销的将近1000亿元,这个数字就冲销了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的80%。在181个国有企业中,真正搞股份制的就只有21个企业,所以国有企业政企分开,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发展混合经济,这方面的任务艰巨得很,有的刚开头,有的还没有开头,国有企业绝非可以停止改革了。

金融改革要背水一战。金融改革滞后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很多研究都证实了金融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但是我国的金融体制和运行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制约金融市场化的因素没有得到根除。特别是,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对我国的金融体制安排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进程的压力还很大,比如,金融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积累的矛盾和风险相当大,金融风险的积累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比如,最近中行、农行等都发生大案,暴露了银行内部的漏洞和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的不足。在逐步进行国有大银行改革的同时,要把发展地方性中小民营银行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金融改革如何背水一战,如何抓住切入点?这是金融改革的两个重大课题。

此外,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主要是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这是今年农村改革的重点。

把政府改革作为推进改革的关键

现在改革到了一个全面推进的阶段,不光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有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等。各个层面的改革往往交融在一起。在这样全面、整体推进改革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关键。我认为,现在应把政府改革作为关键。

改革经过27年,政府改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改革发展整体过程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许多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都与政府转型不到位有关系。比如,金融体制改革和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都与政府改革不到位是分不开的,政府主导的投融资体制不改变,政府的职能没有根本改观,这些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要从政府治理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使政府真正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人民权利的维护者。要改变中央政府谋发展、地方政府搞建设的局面。要进一步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划分好事权与财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人事干部体制改革,弱化并消除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体制基础。

从我国整个改革的大局看,经济体制改革本身要顺利推进,还需要启动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各项改革的配套性和关联性在加强。而政府改革既联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联接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改革处于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到今天,我们都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就是非经济因素制约改革的进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我们已经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单方面的改革进程都要受到其他领域的制约。那么从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来看,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建立一个高效、廉洁和民主的政府。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应对经济社会矛盾和公共事务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政府本身还担负着谋划和协调改革全局的重任,这对改革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了政府改革,从六个方面对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步伐提出要求,即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表明中央已经下决心从自身改革做起,让政府职能归位,为全面推进下一轮改革打下基础。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