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
摘要: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TEDA),英文缩写的音译为 "泰达 ",安泰发达之祝愿。
1、名称: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ianjin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TEDA),英文缩写的音译为"泰达",安泰发达之祝愿。
2、建区时间
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
3、地理位置
位于天津市东部,西临京山铁路,地处京津塘高速公路东端,距天津市中心45公里,距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口-天津港5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38公里,距北京145公里。
4、规划:
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25平方公里为工业区,8平方公里为生活金融商贸区。1996年前后,建立3个区外小区,位于武清区的逸仙科学工业园区,西青区的微电子工业园区,汉沽区的化学工业区。2000年6月,开发区又开始建立西区,实行土地扩展。
5、原貌
塘沽盐场三分场。这里,水沟纵横,淤泥沉积,盐滩茫茫。年产值不过200万元。
6、1985年7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现已修正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规定开发区管委会是天津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
7、三大机构:
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工委:2000年9月8日成立,由开发区工委和保税区工委撤并而成。1984年11月组建开发区总支委、后为临时委员会。1987年6月16日,成立开发区工委。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1984年8月6日成立,是天津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对开发区的行政、服务、发展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泰达投资控股公司:2001年由开发区总公司、泰达集团、建设集团合并成立,总资产200亿元,成为一个航母,规模系全国20强。开发区总公司于1984年12月25日成立,对开发区盐滩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8、小平视察泰达
1986年8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视察泰达。当时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共41个项目落户泰达。小平同志从北戴河到天津视察,一到天津就对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说"我要看看你们的开发区。天津开发区很好嘛,已经创出了牌子,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人到这里投资就比较放心了"。
小平同志当时参观了开发区首家投产的合资企业丹华自行车企业有限公司,听取了开发区管委会的汇报,并发表了著名的"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的谈话,还欣然为开发区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