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就业体制

咸阳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实施方案

2004-06-15 08:48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摘要: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方案要点》为依据,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把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将我市劳动力市场真正建成能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

一、指导思想

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方案要点》为依据,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把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将我市劳动力市场真正建成能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

二、总体目标

咸阳市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高起点、多功能、全方位、大容量、广辐射并具有现代化、区域性,实现这个目标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初步建立起咸阳市中心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加盟国际互联网,扩大信息领域。信息网络覆盖县(市)、区劳动力市场和部分大型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城区街道劳动服务站,形成信息共管共享的格局。

(二)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和服务制度。统一业务流程、简化手续,规范用人和求职行为。在支持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巩固和完善具有自己特点的劳动事务工作“一站式”综合服务方式,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

(三)以中国加入WTO及西部开发为契机,尽快实现两个主体的转变,引导用人单位和择业的双方选择,全市各类职业介绍机构,通过优质服务、公平竞争,促进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

(四)健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失业保险、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形成网络布局合理,服务手段先进,功能完整齐备,信息灵活快揭,全方位,多层次,大容量,竞争有序的市场就业机制。

三、试点任务

(一)建设信息网络,强化信息工作。

1、全力以赴收集职业需要信息。实行用人单位空岗报告制度,并主动上门服务、调整广大信息员和职业指导队伍,制定措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企业一年以上用工的有效招聘信息上网率达升60%以上。

2、  分步实现劳动力市场信息计算机管理的局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劳动力综合市场交流大厅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交流大厅各职业介绍所(非劳动部门办除外)职业介绍的前台服务,劳动力供求信息,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等信息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

广域网。劳动力综合市场计算机中心加盟互联网,铺设专线,增添和更新设备,研制开发新一代职业介绍软件,建立起同县(市)、区劳动力市场,市属部分大型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城区街道劳动服务站的远程通信网络,形成贯穿全市上下纵横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达到信息共管共享的目标。

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公开发布系统。设置劳动力市场交流大厅电子显示屏,用以发布用人信息,定期不定期的召开信息发布会,并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职业供求信息,增设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提供互联网访问服务,不断扩大信息的覆盖面,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方便,快捷的了解职业供求信息。建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制度,通过计算机的数据模型反映出各项数据,在分析后定期向社会公布报告结果。

(二)积极主动开展就业服务

1、实行免费服务。对各类求职人员和下岗职工的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政策咨询,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推荐介绍再就业全部实行免费服务。同时,定期召开下岗职工再就业交流洽谈会,对参加交流洽谈的单位免收摊位费,鼓励其多提供用人信息。

2、开展专业服务。为下岗职工求职登记,介绍再就业,转岗培训等提供专门服务。设立美容美发、汽摩修理、计算机、机械加工等十几个转岗培训专业,为下岗职工培训提供服务,建立培训基地。对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站)的下岗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培训。除每月召开四次综合性洽谈会以外,对下岗职工每月召开一次专场交流洽谈会,对失业人员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型交流洽谈会,帮助他们利用各种机遇尽快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page]

3、开展解难服务。对有特殊困难的下岗职工,特困职工或失业人员,主动给予创造机遇,除区分不同对象予以职业指导培训外,需要掌握一技之长,在培训费用上适当减免,千方百计的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对“4050”人员实现政府出面购买岗位,用以来安置特困下岗失业人员。

4、开展登门服务。对用人单位招收的下岗或失业人员除控制用人单位在招收的总量中,必须执行按一定比例招收下岗职工的政策规定外,对批量招收的用人单位在办理劳动合同签证,社会保险,录用人员备案手续时主动登门,实现现场办公和服务。

5、开展面对面服务。对进入劳动力市场交流大厅各窗口办事的求职者和招供人员,设置座骑,实行开放式办公,市场工作人员同办事人员都坐下来面对面进行交谈,从而拉近工作人员与前来办事人员的距离,体现平等待人,礼貌服务。

6、开展文明服务。制定服务规范、使用文明语言、制定统一服装、佩带服务标志上岗工作,在服务中达到主动、热情、高效、快捷、守信,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满意,创造文明的氛围和环境。

7、开展具有特色的承诺服务。对失业人员提出“马上就办,保您满意”的承诺服务。“二公开”即公开招工、公开市场办公程序;“三立即”即立即求职登记、立即提供信息、立即介绍就业;“四优惠”即免费进行转岗培训、免费进行岗位测试、免费进行求职登记、免费进行职业介绍。

8、严格职业介绍机构的资格认定和日常管理,打击非法中介行为。

(1)、建立与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工作联系制度,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加大市场的管理力度。

(2)、市、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3)、建立职业介绍工作人员资格制度,职业介绍工作人员须经过培训,统一持《职业介绍工作人员上岗证》上岗,持牌服务。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2年9月—2002年12月)。准备城市试点申请报告,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等各项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2003年1月一2005年6月)。认真组织实施,完成试点任务。

3、总结阶段(2005年7月—2005年12月)。全面总结试点工作,做好上级检查验收准备工作,书面总结上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五、实施对劳动力市场规范管理、确保试点任务的顺利完成。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咸阳巾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李三原为领导小组组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寇述政局长为副组长,成员行李成奇副局长及各县(市)区劳动局长。

2、以《劳动法》为统领,抓好《陕西省劳动力市条例》,《劳动监察规定》,《失业保险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落实。依法对劳动力市场实施管理,组织专业队伍经常深入企业进行用工检查,规定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确保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3、按照管理科学、制度健全、服务规范的原则,制定市场工作人员的岗位负责制,服务规范,工作联络制度,计算机管理规定,网络运行规定,公开市场办公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设立服务质量监督箱和监督电话,建立服务质量监督小组,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确保服务质量达标到位。

4、继续完善街、乡、镇劳动服务站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同街道社区服务工作有机的结合,增配人员,明确责任范围,扩大服务功能。在剩余劳动力输出,乡镇企业的劳动管理,职业介绍、劳动合同签证、劳动卫生安全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以市劳动力市场为中心,以街乡镇劳动服务站为基础,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就业服务网络。

5、开展对就业服务人员的培训。重点放在市本级劳动力市场从事职业介绍工作人员的培训上,除了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培训外,还要针对实际进行职业指导,计算机操作,服务意识和有关业的培训。对县(市)区劳动力市场和城区街道劳动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也要适时的开展培训,作到持证上港。充填新知识,不断完善提高服务技能;实行目标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督促落实,确保规划方案落到实处,按期完成任务。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