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就业体制

漳州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实施方案

2004-06-15 18:46 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监测中心

摘要: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培就司函(2002)56号《关于组织开展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工作的函》的要求,为了加快漳州市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尽快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机制,增强就业服务功能,特制订漳州市劳动力中心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城市方案如下。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培就司函(2002)56号《关于组织开展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工作的函》的要求,为了加快漳州市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尽快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机制,增强就业服务功能,特制订漳州市劳动力中心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城市方案如下:

一、漳州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以漳州市劳动力中心市场为

支柱,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并延伸到社区、街道、乡镇,达到手段先进,功能完备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形成协调统一、运行有序、竞争公开、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二、漳州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原则:根据漳州市劳动力的结构、分布状况,以及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技术素质等因素,按照“有效、适用、节俭”的原则,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功能。

三、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任务

(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强化信息服务功能

1、大力收集劳动力供求信息。建立和扩大信息员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劳工干部和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作用,建立信息员的考核制度,调动信息员的主观能动性,将信息收集的工作网络延伸到用人单位和城市街道,社区,通过实行用人单位空岗报备制度和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等措施,扩大信息收集覆盖面,千方百计增加劳动力市场的职业供求信息量,特别是重视收集下岗职工的求职和培训意向信息,建立下岗职工基本情况信息库,大幅度提高上网信息量。

2、实现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内联网。市本级以及11个县(市、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前台服务使用计算机。劳动力供求信息、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管理信息、失业保险费收缴和发放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实现市内联网,同时争取与一部分用工需求量大的用人单位和职业培训机构实现联网。

3、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公开发布和管理系统。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发布、统计和分析运行的模式及管理制度,利用电子触摸屏、公告栏、互联网站和电视台、电台、信息台、报纸等各种媒体以及定期举办洽谈会形式,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方便、快捷地了解职业供求和职业培训,劳动政策法规等信息。建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预报制度,每季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一次当地职业供求状况的分析、预测结果情况。每天市劳动力市场服务大厅发布50条100个岗位以上的用工信息,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求职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培训专业和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提供准确的导向服务。

(二)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服务

1,实行免费服务。对下岗职工和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的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做到全部免费服务。要求通过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的比率逐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开展专门服务。主动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设立专门的服务和培训项目,对每个下岗失业人员,主动免费进行一次以上职业指导、提供三次职业介绍,为每个自愿参加技能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次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机会,增强培训效果,进一步提高培训后的上岗串。为特殊困难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进行跟踪,开展重点服务,指定专人联系,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3、开展综合服务。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功能,优先为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提供保存档案、代收代缴社会保险费等各项综合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

(三)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劳动者就业登记的规范化管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有效落实企业空岗报备制度和城镇劳动者失业登记制度,进一步强化劳动力流动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加强对民办职业中介的管理,严格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的资格认定和日常管理,制定职业介绍具体规则,利用劳动监察手段,建立投诉单报制度,建立经常性检查监督制度,使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3、按照管理科学、制度健全、服务规范的要求,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定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具体服务标准,统一服务流程,明确各项服务的质量要求,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4、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采取积极的措施,稳定乡镇劳务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就业试点工作,并逐步在全市铺开,促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

5、提高人员素质。计划在2003年底前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普遍进行一次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轮训。探索建立岗位资格制度,建立平等竞争、择优招聘、能进能出、定期考核、奖罚并举的激励机制,加强职业介绍工作队伍建设,提高职业介绍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6、结合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争创“三优”文明窗口评比活动,使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工作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四、劳动力市场“三化”网络建设。

(一)建立信息网络,强化信息服务工作。

1、建立全市劳动力市场网络。建立完备的全市用工单位信息库、劳动力人才信息库、用工需求库,通过电脑管理形成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失业保险、职业培训、劳务代理、档案寄存等“一条龙”就业服务网络。由市劳动力市场局域网和所属11个县(市、区)劳动力分市场网组成,通过光纤宽带网实现全省、全市电脑联网。其网络组成是:

(1)漳州市中心市场局域网:

作为整个区域网的系统中心,同时也作为广域网的网络节点,该局域网负责与上一级网络的接口和与县区的通信服务,并且还作为本地的信息代集处理中心、全市广域网的管理中心。漳州市劳动力中心市场局城网为快速以大网结构,网络以100MB共享式HUB为中心,组成一个100MB星型网络。服务器、工作站通过100MB快速以太网卡与HUB相连。软件采用WINDOWSNTSERVER4.0为网络中心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采用HSSQLServerR6.5,业务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与工作站共享软件;设五台专用微机,作网络数据汇总和网络管理、大屏幕显示系统管理及触摸屏查询系统管理,同时另设数台微机作为日常工作的前台服务。实现所有劳动就业服务业务微机化管理,并逐步加入信息高速公路。

(2)十一个县(市、区)分市场网:

十一个县(市、区)远程工作站设立单机运作。软件环境为WIN98,业务软件采用省厅统一软件,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到PSTN,实现与漳州中心局域网的数据交换。在组网过程中以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为原则。

2、建立完善的全市用工单位信息库;劳动力人才信息库;用工需求库。

(1)、用工单位信息库应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性质,行业分类、单位用工人数、使用外来劳动力情况、失业保险金缴纳情况、单位劳工负责人员情况等信息。同时,根据用工单位信息库建立一支完善的企业信息员队伍。

(2)、人才信息库应包括下岗职工人才信息库、失业职工人才信息库、各类应届毕业生人才信息库。利用计算机机对下岗职工及各类求职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准确及时地把以上三大类群体人员专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录入电脑。从而能迅速地为用工单位提供所需人才,真正起到职业介绍的“红娘”作用。

(3)、用工需求库应覆盖本市十一个县(市、区)及全省范围内的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私营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用工信息。并按工种不同把用工信息分为16类,以便求职者能根据自身状况迅速地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

3、在劳动力中心市场服务大厅内,信息的发布采用大屏幕实时显示。同时,为满足社会各类成员的需求不同,设立4台专用触摸屏查询系统(包括人才信息查询、用工信息查询、职业培训信息查询及有关劳动政策法规查询),定期通过市县电视、电台,信息台、报纸等各种媒体以及举办洽谈会形式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特别是职业需求和职业培训信息。

(1)、失业保险金收缴、发放电脑化管理。

(2)、与一部分用工需求量大的用人单位和职业培训机构实现联网。及时掌握用工单位空岗信息情况及职业培训信息。

(3)、所有劳动就业服务窗口前台服务使用计算机,以提高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4)、实现劳动力信息的宏观预测和科学管理,为领导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

(5)、加入国际信息高速公路,。拥用自身的网站,在网站上发布各类用工信息、人才信息、培训信息等。

4、具体工作步骤与计划

根据网络模式及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基础上,考虑到包括十一个县(市、区)在内的软件、硬件、网络通讯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预计总投资额为278万多元。具体项目如下:

(1)、软件

由于劳动力市场是跨省、市、县的开放型市场,按照省厅要求,应使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应用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INCWSHT4.0,数据库系统采用MSSQRSERVER,网络工作站采用WIN98,中文平台采用中文之星或四通利方,职介软件采用劳动部新版《职业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其它有关业务应用软件根据工作需要也要添置配套。包括各种档案寄存管理软件、下岗职工所有服务项目管理软件、失业职工管理软件、失业保险金收缴发放管理软件、劳务输出、输入管理软件、就业培训管理等软件。

(2)、硬件

新版软件要求的硬件环境条件较高,十一个县(市、区)远程工作站均应配置586电脑。漳州市劳动力市场网络中心单机工作站根据业务窗口的需要需增加计算机数量和提高现有计算机性能。同时配齐相应的配套设施。

(3)、网络中心机房建设

机房作为漳州市劳动力市场电脑网络中心,必须按省政府有关要求,严格做到人机分开的原则,需按国家标准进行装修,装修费用约4万元。

五、时间安排计划:

我们将在现有ATST结构化布线基础上,从10M的局域网络通讯速度逐步提高至100M,网络交换机也将相应扩充至100M交换速度,解决信息传输过程中瓶颈问题。实现包括职业介绍、档案寄存,失业金发放管理及就业培训等在内的计算机管理。并加入福建省多媒体公用信息网及走向国际信息高速公路。

第一阶段(2003年底以前)

工作目标:形成完善的中心市场局域网构架

工作内容:建网所需全部软件、硬件的配齐,并进行安装、调试工作。

第二阶段(2004年上半年)

工作目标:完善与提高十一个县(市、区)远程通讯网。

工作内容:软、硬件的配齐,并进行安装、调试、试运行。

第三阶段(2004年底前)

工作目标:实现中心市场的所有劳动就业服务计算机化管理;在现有用工信息实时大屏幕显示基础上;实现在新的软件下与省厅及十一个县(市、区)的实时联网。并实现与部分社区、乡镇的电脑联网。

工作内容:包括十一个县(市、区)在内的人员到位、培训、上岗,规范操作。

第四阶段(2005年底前):加入福建省媒体公用信息网,并逐步走向国际信息高速公路。拥有自身的网络站,向网站发布劳动力信息,用工信息,培训信息等。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漳州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市劳动就业中心主任、分管副主任及市局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工作办公室,制定有关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并由市劳动就业中心具体负责全市“三化’建设试点的协调工作,并组织就业培训和失业保险工作。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