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就业体制

石家庄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实施方案

2004-06-11 18:59 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监测中心

摘要:石家庄市劳动就业服务局,于一九九九年参加了全国10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几年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厅的指导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基本实现了试点目标,建成了城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中心,实现了与10个县(市)区信息联网,建立了每月定期分析发布制度,各项基础工作有了明显提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司发函劳社培就司函[2002]56号文件精神,石家庄市在1999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申请参加2003—2005年“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具体方案如下。

石家庄市劳动就业服务局,于一九九九年参加了全国10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几年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厅的指导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基本实现了试点目标,建成了城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中心,实现了与10个县(市)区信息联网,建立了每月定期分析发布制度,各项基础工作有了明显提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司发函劳社培就司函[2002]56号文件精神,石家庄市在1999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申请参加2003—2005年“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面争取新的突破和创新,满足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需求,把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做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尽快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二、工作目标

在三年内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在我局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社区服务“四位一体”管理体制下,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与配合。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社区发展,形成全市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充分满足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需要,提供劳动就业保障服务。

二是建立和完善城区信息网。在现有10个信联网点的基础上,争取政府的财力支持,建立“石家庄市劳动力市场”互联网站,达到所有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能够通过互联网方便的读、写信息,其他用户可以查询信息。让劳动就业政策、用工信息、培训信息等进入千家万户。

三是建立统一的市场服务规则。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统一的服务项目、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工作流程,充分发挥信息共享与网点布局的优势,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任何一个网点都能得到较好的就业服务。

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力市场。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市场体系建设,以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基础,以其他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建立外来劳动力或农村劳动力能够尽快找到工作的市场就业运行机制,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纳入整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中来,完成城乡劳动力统筹的目的。

三、主要任务及完成时间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和建立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目前,全市24个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比较健全。明年重点要完成50个乡镇、50个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按照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和河北省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在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方面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把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落实到实处。

2、明确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责和范围。全市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照劳动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厅的要求实行“一站式”服务,并实行“首问负责制”。要求在2003年不健全的要健全,不完善的要完善,不能虚设,不能徒有虚名。乡镇和社区要开展“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申请”等服务,为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用人提供方便。

3、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考核评估制度。在合理布局、明确职能、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的前提下,对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实行统筹管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考核办法、统一工作流程、统一信息联网,统一人员培训、使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满足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功能与作用

1、职业介绍要有新突破。今后三年,职业介绍工作要逐步扩宽服务项目,要从面对面交流向委托招聘和网上招聘方向发展,把收集空岗信息向主动开发岗位方向努力,尤其是要与政府有关部门紧密联系,统筹全市公益性的岗位,优先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2、就业培训要有新提高。在已形成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自主创业培训、自谋职业培训、岗位承诺培训、劳务派遗培训、劳力输出培训和市场需求技能培训,重点考核培训的成效和再就业的能力,提高再就业培训资金使用效率。

3、失业保险要有新发展。严格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审核与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到2003年底,全市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要全部实现微机联网管理,建立失业保险个人信息库,从而实现管理上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4、社区就业要有新开拓。按照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社区就业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03年底,全市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社区就业管理制度,形成社区就业社会化、实体化、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运行能力,多形式、多渠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本着政府扶持、劳动部门管理、社区聘用人员的办法,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为本辖区下岗失业人员、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申请、政策咨询等劳动保障服务,建立起50家社区就业区抓、街管、居委会落实的责任体系,形成功能完善、运作规范、服务高效、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社区就业服务网络。

5、劳动事务代理要有新举措。为满足广大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接续养老保险、保管档案、职称申报等方面的需要。全市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要在原档案寄存的基础上开拓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功能。接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档案、建立初次就业人员的缴费档案和个人记录,尽量满足人们方方面面的要求。同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加强对存档人员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务派遣的服务。

6、农村劳动力就业要有新渠道。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在市区内要建立外来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初步规划是利用裕华区劳动力市场搬迁的时机,由政府投资、裕华区具体运作,市就业局帮助在两年内建起“石家庄市外来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同时发挥乡镇劳动服务站资源基础的作用,形成向外辐射功能的劳动力集散地。

(三)建立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为下岗职工、特困职工、下岗女工服务的就业服务机构。在现有18个机构的基础上,争取在明年在全市24个县(市)区的工、青、女3组织中起起码有一家建立起再就业服务中心。

二是发挥行业、集团的聚集作用。石家庄市目前有建筑、交通、商贸、石钢、宝石、天同六大行业和集团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在下岗职工管理、创办三产、劳务派遗、劳务协作、员工培训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03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医药、纺织、出租车三个行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形成优势互补的再就业服务网络。

三是发挥民办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与劳动监察部门紧密配合,清理整顿非法中介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在市区内扶持和帮助30家民办中介机构依法从事职介服务、劳务派遣服务、家政服务、职业指导服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今后三年石家庄市就业服务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城后乡、先易后难、先通后补。成立以就业局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以业务人员、计算机管理人员、开发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组,研究“石家庄市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搭建“石家庄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模型。

初步计划:2003年上半年,研发小组对现有就业局的所有业务进行调研,对各项业务进行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制订供开发人员使用的系统分析需求书。明年下半年,对现有各业务部门的应用软件进行分析,能升级的进行升级,不能升级的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其任务:一是建立劳动保障的就业服务平台,将各项业务充分考虑,统一数据库管理、统一联网运作。二是建立就业服务信息中心,统筹全市微机联网、互联网的管理、软件开发和硬件维护。三是2003年底,争取建起“石家庄市劳动力市场网站”,初步达到区、街道、社区通过互联网能够与市信息中心进行信息联网运作。后两年实现全市所有县、乡就业服务机构与市中心信息联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大投入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长期资金投入维护、更新、升级的项目,为此我们在争取各级政府财力支持的前提下,积极筹措资金,力争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办好。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市县两级成立“三化”建设领导小组,就业服务局一把手为领导小组组长,各业务部门的主管副局长为成员。主要责任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与联系,争取各级政府对就业服务事业的帮助与支持,尤其是制约发展的机构编制、运行经费、市场建设经费、再就业专项资金等要有专人进行落实。

2、市县两级成立“三化”建设实施办公室。一名副局长任主任,各处室的处长(主任)为成员,重点负责本局范围内的各项业务协调、流程设计、硬件配备、指导软件开发,具体落实“三化”建设方案中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组织对各处室工作的考核,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三化”达到“三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3、市局成立“三化”建设信息化研发小组。具体负责向领导提供可行性信息化建设方案,负责提供硬件配备方案,负责开发就业服务应用软件,负责全市信息联网。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