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政治体制 法治建设

就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答记者问

2004-04-21 16:59 荆楚网-湖北日报

摘要: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日前就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日前就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国务院为什么要制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请您介绍一下《纲要》出台的背景及意义?

答: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新一届国务院成立伊始,就提出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行政监督三项基本准则。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依法行政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确保政府履行各项职责,既是政府建设的自身要求,也是人民群众所盼,这些都对政府严格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解决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由国务院发布一个《纲要》,对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作出部署,是十分必要的。据此,国务院法制办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研究起草《纲要》。《纲要》广泛征求并充分吸收了专家学者、实际部门的意见,有关规定力求全面、具体、可行。

《纲要》的发布,是国务院贯彻落实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充分表明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决心。

问:我们注意到国务院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法治政府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

问:《纲要》的很多内容是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设法治政府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什么关系?

答: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法治政府的基础。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纲要》对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怎样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规定,旨在解决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管理方式单一、职权交叉等突出问题,有利于理顺政企、政事关系,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开,促进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

问: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有一个好的法律制度环境。目前,有些制度质量不高。《纲要》在这方面有哪些对策?

答:建设法治政府,提高制度质量是前提。《纲要》明确了提高制度质量的标准,提出制度建设要遵循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体现、推动和保障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纲要》指出,制度建设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要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要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要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

问:当前群众反映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乱执法、滥执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纲要》对此有何规定?

答: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严格行政执法,强化对行政权行使的监督。《纲要》强调,要按照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要在完善现行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的基础上,创新政府层级监督的新机制,加强专门监督,强化社会监督。

问:如何保障《纲要》得到全面正确实施?答:在保障实施方面,《纲要》规定了四条措施: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是,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三是,定期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情况。四是,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