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创新至关重要——访中国经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
摘要: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得到显著增强和提高。
——中国经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近日就《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的有关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25年改革取得六条宝贵经验
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得到显著增强和提高。
在25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六条改革经验:坚持人民创造财富的观点,把实同共同富裕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坚持改革的渐进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产权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坚持微观基础重塑与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相结合;坚持政府职能转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经济体制重点领域亟待完善
渐进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但是,渐进性改革也导致了各个领域改革进展的不平衡,旧体制核心部位要实现向新体制的转轨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改革滞后于开放,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政府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从现实情况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亟待完善: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深化农村改革,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体制;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合理的社会公正调节机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加快形成经济、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着力清除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国内市场的扩张、城乡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就业领域的开拓……几乎所有近年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都需要相应的体制改革来配合。加快制度创新、为经济发展清除体制性障碍,这既是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改革和体制创新的主要方向和切入点。
清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关键是要根据体制环境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思路,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这就要求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削减行政权力对市场运行的过度干预,不断扩大市场化资源配置的范围和领域;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积极推进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为非政府投资、公民创业和自主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之后,能否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现代市场经济是不排斥政府干预的体制,但是很容易成为复归或强化旧体制的借口。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的前提是政府与市场功能的科学、合理界定,政府干预不仅不能违背而且必须服从市场规律,配置资源的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强调自已的“宏观调控职能”,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时期行政性控制的翻版。应通过立法和法律监督限制和隔离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权力,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主体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其他层级的政府和部门只是依据法律授权进行一般管理,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歧视和传统偏见;国有经济必须依据其功能定位来发展或者退出。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行政性垄断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平,阻碍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加了开放市场与引进竞争的成本和难度。近年来,垄断行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障碍逐渐暴露,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垄断利益合法化。从目前情况看,垄断行业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改革的范围和层次比较窄;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垄断行业中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明显滞后,已成为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监管制度改革刚刚起步,政府职能亟待转变;立法滞后,不能依法有效约束各类市场主体行为;普遍服务等配套制度安排不到位。
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必须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加快构造垄断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加快垄断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快推动相关行业的法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垄断行业监管体系。有条件的垄断行业要积极推进多元化持股。在经济转轨时期,加快垄断行业股份制改造,不仅有利于两权分离、政企分开,解决投资不足、提高运营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非国有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基本形式,要充分估计到股份制改造在促进非国有经济进入垄断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