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改革纪实(四)
摘要:个人账户实养老体系稳我国现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从制度设计上看,采取了部分积累制。但由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存在巨额缺口,自1992年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来,绝大数省区个人账户基金被用来支付了当期养老金,形成个人账户巨额“空账”。仅辽宁省,截至2001年上半年,累计空账即达到4亿元!沉重的政府隐性债务压力及巨大未来支付风险,决定了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迫切性。试点前已存在的巨大养老金支付力、做实个人账户后统筹基金新增缺口及收、记账成倍增加的工作量决定了辽宁做个人账户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
个人账户实养老体系稳我国现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从制度设计上看,采取了部分积累制。但由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存在巨额缺口,自1992年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来,绝大数省区个人账户基金被用来支付了当期养老金,形成个人账户巨额“空账”。仅辽宁省,截至2001年上半年,累计空账即达到4亿元!沉重的政府隐性债务压力及巨大未来支付风险,决定了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迫切性。试点前已存在的巨大养老金支付力、做实个人账户后统筹基金新增缺口及收、记账成倍增加的工作量决定了辽宁做个人账户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
辽宁省现有企业离退休人员282.3万人,参保在职职工682.3万人,养老保险赡养率高达4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相当于多负担36万人,年增支25亿元。近年,辽宁企业离退休人员总数、赡养率连年居全国首位。同时,辽宁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的压力在“十五”及以后时期将日益沉重。
试点开始以来,辽宁省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由过去的5%调整为8%。企业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别管理;个人账户基金不再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而是由省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并投入运营。由于做实个人账户,扣除中央财政补助,全省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缺口年净增加5亿元。
做实账户--更需心领神会
辽宁本溪市做实个人账户试点是从2001年8月份启动的。为了试点顺利推开,本溪市社会保险总公司综合指导部部长陈桂香和她的同事们多次分期分批找职工谈心,召开职工大会宣讲,给企业领导、财务人员培训,不厌其烦地解释:原来个人缴费5%加上企业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6%,实际上都用于当期养老金发放,虽然个人账户规模达11%,但实际上是空账。现在,看起来是个人缴费率上升,个人账户规模下调,但个人缴的8%都实实在在记在个人名下,养老金水平直接和个人缴费多少挂钩,并由省里投资运营保值增值,将来退休养老时有保证。经过耐心的解释,职工们想通了个中缘由,缴费积极性空前高涨。陈桂香介绍说,本溪市20多万缴纳养老保险费人员,100%做实了个人账户。
在讲清政策后,职工对缴费由过去的不关心,变为非常关心。孙学彦是营口锻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也是一名缴纳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职工。他1个月收入950多元,按试点规定,须缴纳个人工资总额的8%即每月缴纳70多元钱。企业经过并轨后,扭亏为盈,能如期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部分和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他感到十分高兴:新办法好,我交到个人账户里的钱,等我退休时全额返还给我,养老无忧嘛。
做实账户--重在步步走实
2000年下半年,辽宁省财政厅为了规范操作,和省劳动保障厅等有关部门经过多次调研、反复测算,制发了《辽宁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5个省级规范性政策文件,为做实个人账户初步确定了一个较为规范的制度框架。
做实个人账户重点体现在一个“实”字,企业、个人对个人账户的关注度也取决于这个字。
辽宁省营口市财政部门的同志说,为摸清底数,他们与具体负责办理做实个人账户的营口市社会保险公司一起,对790多户企业及个人的基础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指标达到40多项。同时,为了提高经办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从2001年以来,社会保险公司每年都举办三到四期培训班,参加人员累计达到500多人。为了提高效率,减少误差,市财政投入600多万元实现了联网的管理查询系统,使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5种社会保险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为便于职工了解个人账户储存情况,在社保公司办事大厅内设立触摸屏,使缴费职工只需“指指点点”就可对自己的个人账户情况一目了然。
社会保险公司经理刘田保说,个人账户做实,给社保公司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原来一年做一次账,现在一个月做一次。而且,每到月末,要去国库盖章,跑财政盖章,与地税部门对账。但是,让刘田保感到高兴的是,现在企业瞒报、虚报工资总额的现象少了,个人账户记清了。
由于个人账户本金和增值部分到职工退休时都会全额返还给职工,职工自觉地监督企业缴费,企业再要瞒报工资总额,职工也不会答应。原来个人账户有名无实,个人缴纳和社会统筹部分都在同一个社保专户里,现在实行分户管理,个人账户里真正有钱了,职工心里也踏实。如今,营口市已全部做实了246万户个人账户并100%记清。
为了解决征费、记账过程中的票据丢失、无人认领等问题,辽宁14个市从去年大都开始使用“辽宁1号”社保系统软件,并在每年3~5月份对企业职工上年个人缴费工资额进行数据采集,作为新一年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并输入计算机,大幅度提高了效率。
实中做强--从自我平衡到实现积累
做实个人账户给辽宁省各级政府筹资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据测算,2001~2003年,做实个人账户需增加地方配套资金129亿元。以试点为契机,各级财政、地税、劳动等部门积极配合,在养老保险扩面、征收、清欠、稽核、处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保费征收,财政投入也大大增加,确保了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了试点的顺利进行。截至2002年年底,辽宁省做实个人账户476亿元,并全部记清,已经向真正意义上的部分积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沈阳市财政局社保处处长吴玲对记者说,沈阳市有120万参保职工,60万人领取养老金,基本上是两个在职的养1个退休人员,资金缺口较大,去年达到13个亿。试点前,个人账户里的钱都用于当期养老保险金的发放,现在,个人账户做实了,原来用于弥补资金缺口的钱就少了一块。另外,由于沈阳市个人缴费率是从6%调到8%,市财政还要多补1个百分点的缺口,一年就是6000万元,去年,沈阳市做实并上解个人账户基金48亿元,市财政为补缺口多安排了14亿元。吴玲表示,虽然财政支出压力加大,但无论如何都会积极筹措资金,开源节流,以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养老保险不再尴尬
辽宁试点中,做实个人账户对于完善我国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一改试点前的个人账户名存实亡的“空转”状态,实现了养老保险真正意义上的部分积累,而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它使得现在的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在职工退休后能真正用于职工个人的养老。
有人或许会认为,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与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相比较,份额较小,对于职工的养老起不到多大作用。孰不知,做实职工个人账户,其主要目的并不完全在于账户里有多少钱(当然这也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它能使职工意识到自己对于养老保险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职工的个人缴费意识,对于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也从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辽宁省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个人账户资金的运营(也即保值增值)问题在我国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在多方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辽宁省对职工个人账户基金采取了省级统筹、省有关部门统一运营这样一种稳妥而又不失进取的办法,从而为以后开展社保试点的地区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政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