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生态文明 生态总论

科技部、国务院信息办、国务院西部办共同发布《关于推进“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的通知》

2003-01-30 17:17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摘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西部各地区信息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上的差距十分明显,“数字鸿沟”还在扩大。西部在信息化方面的落后会影响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加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西部办(计委)、信息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西部办(计委)、信息办: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西部各地区信息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上的差距十分明显,“数字鸿沟”还在扩大。西部在信息化方面的落后会影响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加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缩小“数字鸿沟”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进各民族大团结,维护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为了帮助西部地区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数字鸿沟”,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的共同支持和相互配合下,2002年10月,科技部“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以下简称“行动”)正式启动。该“行动”是国家缩小“数字鸿沟”整体努力的一部分,是科技部从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角度缩小“数字鸿沟”的行动计划。

 “行动”的总体目标是: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开发、利用经济适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为西部地区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试点和示范,在西部地区逐步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使广大西部地区能够获得和利用更多的信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西部地区改善产业结构和发展信息产业,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争取在3至5年内,使一些试点和示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0年内,使“数字鸿沟”扩大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行动”主要围绕公共信息平台、网络教育、电脑农业、制造业信息化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在技术措施上,将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实际情况,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的原则,重点推广应用国产网络计算机(NC)和基于Linux的软件产品。

 “行动”是一个引导性的计划,对西部地区信息化的发展主要起牵引带动的作用。为此,科技部近期将投入引导资金2亿元,同时要求西部各地政府投入相应的配套资金。在“行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政府引导、共同投入、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官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从实际出发,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西部各地科技厅(科委、科技局)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上述要求,切实抓好具体工作。东、中部地区要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行动”,支持西部信息化建设,促进共同发展。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发挥企业的作用。要加强人才培训,注重培养西部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要重视对“行动”的宣传,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各有关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从大局出发,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行动”的战略意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工作,力求实效,共同推进西部地区信息化。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