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中改院资料

建设海南旅游经济特区

2003-01-01 11:50 中改院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是由区域开放向产业开放的转变,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旅游业是海南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海南应当充分利用作为经济特区的某些优势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抓住我国加入WTO和航权开放带来的重要机遇,适时地实行旅游业的全面开放,建设我国旅游经济特区,进而建成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岛。这是海南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是由区域开放向产业开放的转变,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旅游业是海南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海南应当充分利用作为经济特区的某些优势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抓住我国加入WTO和航权开放带来的重要机遇,适时地实行旅游业的全面开放,建设我国旅游经济特区,进而建成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岛。这是海南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建设海南旅游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

1、在“旅游服务自由化”的推动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

近些年来,国际旅游业每年的产值高达4.5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1%;从业人员多达2.07亿人,占世界就业人数的8.2%。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显示,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将达到10亿人次,2015年12亿,2020年16亿。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全球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6.7%,远高于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届时,国际旅游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3.5%,旅游业将在全球经济的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业是WTO关于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据WTO的统计,到1999年,承诺开放宾馆与饭店服务业的成员方已超过100个,开放旅行社及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服务有80多个,开放导游服务也已超过30个。与其他服务贸易相比,旅游服务的开放和自由化程度已相对较高。

国际经验证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岛屿经济,服务业在岛屿经济的比重大都在50%以上,许多岛屿仅旅游业就超过一半以上,而基本没有以工业或农业作为主导经济的案例。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国家或地区都在以不同或相同的方式进行着岛屿旅游服务的自由化实践。一些国家把本国的某个岛屿或地区宣布为特殊的旅游经济区,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支持本地区的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韩国政府宣布自2002年至2010年,将把济州岛开发成为旅游、度假、商务、尖端科技、物流、金融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类似香港、新加坡免签证、免关税的国际自由城市。

2、我国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我国已确立将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既是一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期,又是一个具有持续的、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的时期。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旅游大国……我们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旅游综合实力已被列为世界第5大旅游国。随着服务领域的相继开放,将大大有利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开放的承诺,将会扩大旅游市场的准入,提高旅游业国际化、自由化的水平;国际资本将大举进入旅游业的重要领域,拉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中国是全球第5大旅游目的地。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跃升为全球首位旅游目的地,入境旅客人数将由2000年的3100万增加到2020年的1.3亿。出境旅客人数将达到1亿,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3、海南旅游业进入快速增长期。经过努力,海南将逐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国际化的休闲度假基地之一,并将成为我国最具吸引力的第二居住地。

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一大批新的景区、景点相继建成,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来琼游客不断增加。2003年全省接待旅游人数突破千万人次大关,达1234.10万人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海南已为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基地奠定了重要基础。

热带农业、海洋业、旅游业是海南的三大优势产业,相比较而言:第一,旅游业及其相关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最易操作,开放成本最低,开放风险最小。因此开放的效果会来得快,来得好。第二,旅游业及其相关服务业的开发和发展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大的潜力,这是因为未来5—10年服务业的开放和发展是全国的重点,而海南以旅游业及其相关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9%,一旦得到率先的开放和优先的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将成为加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根据国际、国内的旅游市场需求,海南要以高档次、高消费国际市场为目标,树立海南旅游市场形象;以国际标准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为目标,提高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准;以海南独特的热带生态环境和高水准的度假设施为目标,提高海南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从陆地走向海洋,逐步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经过努力,海南将逐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国际化的休闲度假基地之一,并将成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第二居住地。

[page]

二、建设海南旅游经济特区的三大举措

1、实行旅游产业的全面开放,建立国际化的旅游经济特区。

海南旅游经济特区的基本涵义:在海南全岛的区域内,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经营,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加快推进海南旅游服务国际化、自由化进程。其本质要求是旅游业的高度开放,表现在人员进出上是“免签证”,表现在货物进出上是“零关税”,表现在投资往来上是“自由化”。

实行最大范围的“免签证”政策。“免签证”是旅游业国际公认的高度开放的重要标志,它以国际游客为主要对象,为游客的出入提供最大的方便和自由。

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管理体制。海南旅游经济特区与一般国际旅游城市,它们共同之处都是旅游业的高度对外开放,但是开放的程度不同。海南旅游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范围和整体水平,均比一般国际旅游城市大和高,它要求相关的服务业也实行相应的开放,使之与旅游业的发展相协调。例如:放开国际旅行社的准入,加快旅游国际化;扩大旅游直接相关产业的开放;扩大旅游外围相关服务业的开放;等等。

实行与旅游业相关的货物进出口优惠政策,即零关税政策。鼓励中外投资者参与海南的旅游开发和经营。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行某些特殊的旅游项目开发政策。

2、实行全岛旅游资源的统一整合,形成五大旅游经济区的基本格局。

全岛旅游区域划分的主要原则。一般来说,区域划分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空间上相互毗邻;二是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三是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四是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五是社会结构相仿;六是区块规模适度;七是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八是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九是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全岛五大旅游经济区的设想。结合海南的实际,本着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有利于统一整合资源,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建议对海南旅游经济特区划分为五大区域,实行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发建设。

南部:包括三亚市、陵水县、保亭县、乐东县一市三县。总面积6955平方公里,2002年总人口144万。海岸线总长329.1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21.5%,海域环境良好,加上优美的热带风光,是发展热带滨海旅游不可多得的地方。以三亚为重点,实行以市联县的新体制。建设区域布局合理、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区。

北部:包括海口市、文昌市、定安县、澄迈县二市二县。总面积7972平方公里,2002年总人口268万。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以海口为重点,建设中国小康社会的第二居住地。

中部:包括五指山市、琼中县、屯昌县、白沙县一市三县。总面积7184平方公里,2002年总人口76万。地处山区,林产资源丰富,森林蕴藏量最大的地区;群山环抱,形成昼热夜凉的山区气候特征;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以五指山为重点建设中国的热带雨林旅游区。东部:包括琼海市、万宁市二市。总面积3576平方公里,2002年总人口101万。平原、丘陵为主要地貌,既有奇山、异洞、怪石、海滩、岛屿、温泉、热带珍稀动植物、滨海风光等自然景观,又有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等人文景观。以博鳌、万宁为重点,建设亚洲一流的会展、温泉等旅游区。

西部:包括儋州市、东方市、临高县、昌江县二市二县。总面积8434平方公里,2002年总人口190万。矿产资源丰富,海域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建设以洋浦和东方为两极的生态工业旅游区。

3、实行旅游开发建设的双重体制,在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大力吸引海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来海南开发旅游资源。

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基础的旅游资源开发运作机制。全岛旅游资源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严格防止各行其是,遍地开花。当前,应当尽快确立旅游资源的区域划分,并着手进行编制规划。

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原则,大胆创新投融资体制,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建立全方位的旅游开放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企业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大胆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海内外企业成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借鉴国际经验,并从海南的基本省情出发,应当确立企业在旅游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为此,应当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例如出让开发权、经营权、使用权,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海内外大财团作为一级开发商参与海南的旅游开发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和中小企业按照全省的统一规划,进行旅游的具体项目的建设。这样,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有利于吸引大财团、大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高水平、高质量的开发建设;也有利于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新路。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