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社会保障

王东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国医疗保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2-02-28 10:00 中国劳动网

摘要:2001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保险启动扩面任务基本完成。截止2001年底,全国已有339个地级以上统筹地区和1493个单独统筹县(市)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别占全国地市县总数的97%和82%;参保人数达到7630万人,较2000年新增3330万人。二是医疗保险制度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了稳定的来源,改变了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下经常发生的拖欠职工医疗费和不同单位职工医疗待遇苦乐不均的现象。

2001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保险启动扩面任务基本完成。截止2001年底,全国已有339个地级以上统筹地区和1493个单独统筹县(市)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别占全国地市县总数的97%82%;参保人数达到7630万人,较2000年新增3330万人。二是医疗保险制度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了稳定的来源,改变了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下经常发生的拖欠职工医疗费和不同单位职工医疗待遇苦乐不均的现象;医疗费用分担机制有效遏制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政事分开、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保证了新制度的顺利实施和稳健运行。三是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初步建立。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在各个管理层,基本建立了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除极少数地区外,各项医疗保障管理职能基本划转到位,实现了医疗保险的统一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完备。除少数市县外,多数地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全国有了一支7万多人的干部队伍。70%以上的统筹地区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为实施医疗保险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在全面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工伤、生育保险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参保职工人数分别达到4345万和3455万。我部起草的《工伤保险条例(草案)》,已经上报国务院法制办,目前正在征求各部委和省市意见,与之相关的十个配套政策也已着手研究。《职工非因工伤残或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已经通过专家评审。

几年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平稳运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经验有五条: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具体实践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二是坚持中央制定原则、地方分散决策,因地制宜地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三是采取重点突破、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四是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调整完善政策和管理措施。五是坚持四位一体,做到体制、机制、机构、人员四到位,为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各地改革进展很不平衡,一部分人反映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就医手续过于繁杂,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障的措施还不完善,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医疗保险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亟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等。

今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三改并举的方针,按照围绕一个大局,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强化和完善医疗保险基础管理,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所有统筹地区都实施启动并且覆盖人数达到50%以上,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500万以上的工作目标,同时,乘势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在工作中要服从一个大局,就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握两个重点,就是抓住影响稳步推进和稳健运行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强化和完善医疗保险基础管理;实现三个突破,就是要围绕今年的工作重点,在规范和强化基础管理上下功夫,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上做文章,在改善管理服务上上水平,全面提高医疗保险运行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

完成今年医疗保险工作的任务,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和强化基础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充分认识医疗保险管理的重要性。要全面掌握医疗保险管理的基本要求。从事医疗保险管理的人员需要树立基本保障理念、基金平衡理念、社会化管理服务理念、靠机制管理理念、维护公平理念、促进竞争理念。今年在规范和强化医疗保险基础管理方面,要达到四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即管理机构要基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要基本完备、管理运行系统要基本满足管理要求、管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尽快建立健全。要重点解决医疗保险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今年要重点解决完善细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完善医疗保险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管理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管理、妥善解决省直单位单独管理、完善有关人员的医疗保障管理办法等六个问题。

二是以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为重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参加医疗保险后个人负担过重的,如果确实存在某些政策不合理的问题,应及时作个别调整,但不能动摇整个制度结构和政策框架;如因政策规定的补充保障措施没有到位,而不能有效减轻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之外个人费用负担的,要尽快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措施;对由于医疗服务监管不力,医疗机构为谋取不当利益而通过不规范医疗服务转嫁医疗费用,造成个人负担过重的,要强化和完善管理措施。要尽可能地将有能力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吸收进来,又要通盘考虑基金的平衡能力。各地要从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多渠道筹资,统筹解决困难企业参保问题。对低保人员,各地要加快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与此同时,各地要通盘考虑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步伐,从制度上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三是继续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今年扩面工作总的思路是:重点突破、条块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对象是:未启动城市,包括县级统筹地区;未参保单位和人群,包括困难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单位;覆盖面低于50%的市县,重点是省会城市等大中城市。条块联动,就是不能再搞市直启动,区县不动;不能只是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企业不参保;不能只覆盖国有单位,不覆盖非国有单位。为此,要继续抓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大城市的扩面工作;要继续落实中央直属单位属地参保;要注意抓县级统筹地区启动扩面;要逐步将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四是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工伤保险条例》去年被纳入立法计划,今年年内有望出台。围绕《条例》的出台,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花大力气做好《条例》的宣传工作;要加强协调,理顺关系;要尽快制定配套文件,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要加强基础工作,为条例的实施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各地要把生育保险工作摆上位置,找准路子,确定目标,积极推进。要尽快完善政策。要随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积极扩大覆盖面。

要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努力开创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新局面。一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用三个代表思想和中央精神指导今年各项工作;二要深入调研,求真务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三要强化培训,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医疗保险干部队伍素质;四要加强宣传,搞好协调,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