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总体改革 改革综合

江泽民: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02-01-14 11:48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摘要:对我国来说,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时期,总之,是我们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要对这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战略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同时要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总体部署。

(二〇〇二年一月十四日)

对我国来说,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时期,总之,是我们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要对这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战略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同时要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总体部署。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到二〇一〇年、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这三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作出了大体部署,这也可以叫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小三步走”。党的十六大要进一步对这三个阶段的目标作出科学的表述。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大体的情况是:(一)到二〇一〇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二)到建党一百年时,国内生产总值比二〇一〇年再翻一番,基本完成工业化,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三)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三十年,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不少同志在讨论中提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五十年,时间跨度比较大,能否划出一段时间,提出一个鲜明的阶段性目标,也就是以本世纪头二十年为期,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认真考虑了大家的意见,认为基本是可行的。

第一,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他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经过分阶段、长时期的努力。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实现小康的目标〔1〕。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五日,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阐述了小康社会的概念。他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2〕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的论述,就提法上说,有小康水平、小康状态、小康社会、小康国家等。他的重要思想是,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对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划,提出翻两番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前十年主要是为后十年的更快发展做准备。现在,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了,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需要我们根据新的情况加以确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既同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相衔接,也根据新的实际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思想。

第二,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党的十五大对新世纪的展望、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相一致。党的十五大对我国到二〇一〇年、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这三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展望。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了进入新世纪五年到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基于中央对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加以具体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党心民意,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展示良好的国际形象。现在,全国各族人民都希望我国在新世纪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都希望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新的台阶。小康社会这个概念,具有中国特色,可以赋予丰富的内涵,易于为广大群众理解,有利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同邓小平同志关于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的战略思想相一致。

第四,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同我们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是吻合的。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比较低,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甚至同一些比较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我们现在的小康,总的来说,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还很大。即使在东部沿海省份,大城市和山区、农村之间,发展水平也还有不小差距。从全国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仍需要长期艰苦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初步建成的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是统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就全国发展水平而言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快一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全国来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间大体定为二十年是适当的。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根据人民的意愿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提出明确的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领导艺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以阐述,对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起草组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注释

1〕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中国到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初步构想。参见邓小平《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2〕见邓小平《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