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社会保障

张左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推进新世纪劳动保障事业

2001-09-01 00:03 中国劳动网

摘要: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入地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提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执政规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检验、衡量我们的工作,是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入地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提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执政规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检验、衡量我们的工作,是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把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根本任务

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做好人力资源和权益保护篇大文章,是全党的重大课题,更是劳动保障工作保护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职责。

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预计新增5000万人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5亿人左右,实现充分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提出5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以促进就业为己任,制定适应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就业,努力促进就业总量增长。

不断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我国劳动者技能素质尚需普遍提高。在城镇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不到一半,其中高级技工不到1%。加快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步伐,已成为迎接入世挑战的又一项紧迫任务。要普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克服这那偏重知识教育、忽视技能教育的倾向,在全社会形成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氛围,促进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的提高。

制定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面。现在,在收入分配领域里,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按照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加以审视和解决。

二、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保障文化观念

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劳动保障观念和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就业观。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社会需求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拓宽了人们的就业领域和就业方式。但是许多职工的就业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只愿意到公有制经济单位、大中型企业而不愿意到民营单位、中小企业就业,只愿意到正规的产业部门而不愿意到社区、家政等服务性行业就业。这种就业观念不但影响了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在定程度上还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

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培训的职业教育观。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要求,劳动者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不断更新已有知识,不断提高劳动技能。

树立工资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观。我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许多职工还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工资收入只能上不能下,在思想上没有能增能减的意识。这种情况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制约了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我们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真正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思想观念。

三、把维护广大职群众利益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前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劳动保障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就业状况和生活质量。无论是两个确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扩大就业、逐步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利益。

立足当前,全力以赴巩固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三年来,共有2100多万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领取了基本生活费,有1300多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3000万左右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两个确保目标基本实现。但也清醒地看到,两个确保仍有死角,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仍很突出。我们要特别关心这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两个确保目标不变、政策不变、工作要求不变,努力做到资金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着眼长远,稳步推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从根本上、制度上落实两个确保,就必须建立起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职工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弱有所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考虑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国务院决定先选择辽宁省,重点就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目前,辽宁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已启动,其他13个试点城市正在研究制定试点方案。

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解决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问题。医疗保险制度涉及医疗卫生、药品生产和流通等多方面关系,改革的难度比较大。对此,国务院提出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药品流通体制三改并举、同步推进的重大决策。我们要从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利益出发,完善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切实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控制医生多开药、开自费药行为,强化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管理,制定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比例,对老职工和退休人员要给予照顾。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职工群众不同的医疗需求。尽快实施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办法,解决特困人群的医疗问题。

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把维护职工群众利益落到实处。劳动保障工作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我们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按照江总书记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调整和完善各项劳动保障政策,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忠诚地为职工群众谋利益。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