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综合

发展中国家走过WTO的日子

2001-08-01 10:2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摘要:我国入世在即,怎样应对入世挑战,利用自由贸易原则最大限度地获利,并根据有关特别规则自我保护?其他发展中国家已经提供了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

印度:摒弃过度的贸易保护

1948年,印度就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方。但是,印度并没有随之实行贸易自由化,而是利用多边贸易协定的例外条款,以各种理由坚持贸易保护和外汇管制。这样做的结果是,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贸易发展缓慢。1991年起,印度开始实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改革,减少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放松外汇管制。1992年到2000年,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了5%左右,大大高于贸易保护时期的发展水平。

1998年底,印度和美国达成协议,允诺在今年4月1日取消所有进口数量限制。被迫取消进口限额后,印商业部首先提出,政府将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制,确保进口不会对国内产业造成伤害,并将通过扩大政府采购,扶持国有企业发展。印政府还声明,在农产品进口中,印度将保持“必要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印度还加强了反倾销措施。1998年4月,印度成立了反倾销管理总局,负责受理企业提出的倾销投诉并开展调查。

墨西哥:在竞争中发展自我

墨西哥在1986年正式入关后,加快了自由贸易步伐,不仅扩大进出口,而且积极在海外投资,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将产品打入富国市场。目前墨西哥已经从一个10年前还较封闭的国家,跃居为世界第八大出口国。

加入多边贸易协定后,墨西哥实际上是开放与保护并举。随着进口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墨企业受到强烈冲击。墨西哥政府通过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设置原产地规定等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企业。据统计,墨西哥征收反倾销税之多,在世界上居第五位。

墨西哥大企业在入关后的应对措施之一,是同外国公司联营,由墨公司负责在本国市场销售外国公司的产品,而外国公司则在它们的国内市场上经销墨西哥公司的产品。目前,墨西哥的制造业出口超过了长期以来该国一直严重依赖的石油业收入,并保证了墨西哥经济较稳定地增长。

东南亚:依赖出口利弊并存早在

为迎合WTO的需要,马来西亚从1995年开始降低进口产品的关税,逐步取消了与贸易投资协议不相符的政策。但是,马来西亚并未放弃用WTO有关协议中的灵活性措施,来保护国内工业。

泰国最初在加入WTO时,只专注于促进工业产品出口和吸引外国投资,而忽视了对农产品市场的保护。近几年来泰国政府对农业发展策略进行了积极调整,除对偏远地区的农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实现粮食自给外,更注重帮助较富裕的农民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出口。

菲律宾1979年入关后,菲政府利用这一机遇积极推动出口,使出口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自由贸易也给菲经济带来一定冲击。国外工业产品大量涌入,菲国内刚刚起步的工业受到巨大冲击。对此,菲政府已经注意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