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社会保障

张左己: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努力使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国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00-10-28 09:03 中国劳动网

摘要:在全国劳动保障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在广东省召开这次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经验交流会,主要是为了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扩面任务。

在全国劳动保障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在广东省召开这次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经验交流会,主要是为了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扩面任务。我讲三点意见。

一、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作为社会保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一)坚持扩面工作不动摇,是健全社会保险体系的客观要求

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大数法则,统筹互济,如果没有覆盖全社会的,没有包容所有劳动者的,就无法达到这个基本要求,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我讲过,扩面是为了钱,又不完全为了钱。说为了钱,因为只有扩大覆盖面,才能降低赡养率,从降低赡养系数的角度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沉重负担;只有扩大覆盖面,才能增加基金收入总量,增强支付能力;只有扩大覆盖面,才能互助互济,平衡不同企业的负担。说不完全为了钱,是因为扩面扩到一定程度,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就拿不到钱,扩进大批困难户,还会增加基金负担,那你就不扩了吗?我们也来个嫌贫爱富吗?那样怎么体现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优越性、人民政府的职责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呢?为了劳动者的权益,还是得扩进来。不要再有谁吃亏谁占便宜、谁受益谁贡献之分,这是实行差额缴拨造成的认识误区。从总体上和发展的未来看,都是受益的。再者,从策略上说,也不能讲扩面是为了钱,那些外商投资企业、新兴行业本来就不愿参保,你这样一讲,会授人以柄,为其不愿意参保找到了理由。所以说,坚持扩面不动摇,就是要使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新兴行业、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参加社会保险不动摇。

(二)坚持扩面工作不动摇,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重要使命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在19985月召开的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就提出了任务要求。朱镕基总理指出,不论是国有、集体企业,还是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参加社会统筹。外商投资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这是国际惯例,是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劳动保护制度。现在养老保险费收缴率比较低,一些有困难的企业不缴,一些有针的企业也不缴,这是不允许的。要尽快立法,保证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十五届五中全会都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这方面问题,明确提出要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基金收缴率。对于中央的决策和要求,我们作为主管部门要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

(三)坚持扩面工作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实现基本覆盖的目标

各地经过近两年努力取得的成果说明,基本覆盖城镇劳动者的扩面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1998年度的时候,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为8476万人,覆盖率约为86.5%。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基本覆盖,城镇集体企业覆盖率为75.3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为17.3%,很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出现了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于19991月发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为开展扩面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区认真贯彻《条例》精视,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和部里的部署,把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作为重点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一城一地地突破,一家一户地登记,逐步打开了工作局面,参保人数逐步回升。到1999年底,净增参保职工1026万人,企业覆盖面已达到89.3%,使参保人数下降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也摸索了一些集中力量推进中心工作的经验。今年以来,各地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继续推动扩面工作,又取得了较大进展。截止9月底的统计,全国净增参保职工548万人,已完成今年扩面任务的70%。特别是广东、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海南等6个省份,都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

这两年,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地认真贯彻《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经过1999年和今年前3个季度的努力,参保人数净增226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已由1998年末的7928万人增至目前的10188万人,突破1亿大关。其中,广东、河南、江苏、山东、黑龙江、湖北、安徽等7省增加百万人以上,广东最多,达288万人;贵州、内蒙古、西藏增幅超过50%。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工商局有关统计资料计算,到20009月,青海、江苏的覆盖率已超过90%,上海达99%,与此同时,失业保险基金收缴也大幅度增加,1999年比1998年增收83%,今年前3个季度又比去年同期增收34%。这些工作成果表明,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实现基本覆盖的目标。

要坚持扩面工作不动摇,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困扰,不断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比如,有的地方面对扩面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覆盖人数增加不多的情况,思想上就产生了畏难厌战的情绪;面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情况、新任务,有的同志认为,反正要向新体制过渡,扩碘作可以暂缓一下,干劲上有所松懈;由于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的变化,有些省市认为,反正由税务征收了,扩面工作可以不管了,等等。这些思想认识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否则就会影响扩面工作的开展。各地要不断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干扰,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国务院的要求上来,统一到部党组的部署上来,一如既往地推进扩面工作。

二、总结经验,认真学习和推广广东等地的成功做法

这次会议选在广东召开,就是因为广东的扩面工作进展快,成效大,有说服力。今年,部里下达给广东的养老保险扩面指标是150万人,到9月底他们已完成331万,超额1倍多。近两年广东省扩面工作是以倍增的速度推进的,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全省参保人数增加60多万人,1999年一年扩面66万人,今年第一季度就扩面67万人,第二季度增加92万人,第三季度增加了160多万人。广东的经验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三条:

首先是党政领导重视,一把手亲自抓。19985月中央提出要把两个确保作为一把手工程,朱镕基总理强调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是确保养老金发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工作的基础,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贯彻中央的决定非常坚决,1998年由省人大通过发布了《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在全省范围实施。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从这项工作一开始就强调,社会保险费要强制征收,社会保险必须覆盖到非公有制企业,必须落实强制征收办法。他对扩面工作经常过问,遇到问题亲自出面解决,每一步都作出明确要求。针对有些地区领导担心扩面影响投资环境的问题,他指出:一些市把不搞社会保险作为吸引外资的优惠条件,结果带来一系列问题,实际上最终也害了外资企业。为了解决一些地区工作进展慢的问题,他一方面要求派出工作组,一个市一个市进行督查,层层抓落实;另一方面与省长卢瑞华联名给这些市委书记、市长写信,督促落实目标责任制。对部分领导工作积极性不高、职工不愿参保的问题,他明确表示:任何人也不能挑战省委的决策,不能挑战法律的尊严。这充分表明了省委一把手抓这项工作的决心。省长卢瑞华同志向各地提出要求说,对社会保障问题,要像抓农村电阶那样,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一把手亲自抓。不要再争论,现在证明,争论是错误的,统一覆盖社会才是正确的。主管这项工作的游宁丰副省长具体抓落实,经常深入各市督促检查。有了书记、省长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劳动保障部门就能放开手脚去干,减少了工作阻力。广东省的这条经验是最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各地区也都慢应该可以学得到和做得到的。

其次是抓住重点,敢于碰硬。朱镕基总理多次指出,扩大覆盖面的重点是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必须明确,在社会保险方面不能有不缴费的所谓优惠政策,要一视同仁。社会保险覆盖外商投资企业,这是国际惯例,不能欺软怕硬。广东省是外商投资企业较多的地区,他们从当地实际出发,将扩面重点放在外资企业,依法行事,事搞所谓的照顾,并没有因此而吓跑外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全省已经没有哪一个外商投资企业整体不参保的,他们的着力点已转到企业各类用工上,努力做到只要务工就必须参保。

第三是从实际出发,以实现基本覆盖为总目标。确切掌握各类应参保人员情况,对各地来说都存在一定困难。如何确定扩面指标,是一个既关键又实际的问题,广东省没有把着眼点只放在部里下达的指标上,也没有在此基础上简单的增减,而是立足于本省实际,确定扩面指标和一整套考核办法。他们根据各市工业产值、财政收入、职工工资总额、非农业人口比重、城镇从业人员数量等相关指标,剔除统计部门与工商、乡镇企业管理部门重复统计的部分,并充分考虑外来工流动性大等因素,实事求是地核定应参保人数,能扩多少就扩多少,不留死角。最后确定扩面增加人数为266万人,远远高于部里下达的150万人指标。他们还把指标任务分解到了各季度,扩面与征缴两项工作同时考核。在此基础上,以基本覆盖为目标,明确要求各地不能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就鸣金收兵,企业各类职工都要纳入扩面范围,对任务企业都不能把不参保作为照顾。这样,就使全省的工作形成了一盘棋,消除了死角。因此,我们学习广东省的经验,除了要学习他们的苦干精神外,还要学习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广东省扩面工作成效显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保障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合理调配力度,加强内部协调,统一组织,统一调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尽职尽责,埋头苦干。同时,注重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主动协商,整体连动,形成了全方位推进的工作局面。

其他一些地区也探索出了很好的经验,如天津、河北、辽宁、安徽、浙江、四川、陕西、大连、青岛、杭州、广州、深圳等都有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有的要在会上介绍。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和推广。

三、打好基础,把扩面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全局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扩面工作今后总的打算是:在实现基本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将这项工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具体讲,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紧时间,坚决完成今年的扩面任务,为向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做好准备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中心工作。目前,体系建设的试点方案正在抓紧研究。为了实现向新体制的转变,首先要把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这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做实、做好。只有把这个基础打牢了,社会保障体系大厦才能更加稳固,社会保障的真正意义才能体现出来。

现在,全国养老保险扩面计划还有30%的工作量(含10月份尚未统计出来的数据)没有完成,要在今后两个月时间里全面完成783万的扩面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必须再下更大的力气。从地区来说,发展还很不平衡,有些省份工作进展比较慢,部分省份还出现了负增长。全国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增量,主要是这些地区没有完成工作任务影响了整体进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扩面的潜力还很大。我们要充分利用今年后两个月的有限时间,再加一把劲,使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争取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明年转入新体制打好基础,否则,扩面工作跟不上,就会步步跟不上,遇到的问题会更多、更复杂。

(二)认清形势,明年要把扩面工作纳入社会保险工作的全局,实行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明年是新世纪开局的关键一年,要以体系建设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基础管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经常性工作。要认真总结两年来扩面工作经验,尽快实现规范运行,严格依法行政,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的规定,使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几个工作环节,环环紧扣不脱节。在扩面工作中要突出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和法制性,促使企业由被动参保变为主动参保。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的执法监察力度,在社会保险面前谁都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把不参保作为照顾或吸引外资的条件。沿海地区已经有这方面的教训了,在西部大开发中要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到严格执法,对单位用工就得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就得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开公司办工厂,开张就得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履行缴费义务。对拒不参保和逃避参保的要依法处罚,不能姑息迁就。

(三)开阔思路,根据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新特点,研究适合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人员的参保形式

十五期间,随着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经济将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会更加活跃,不断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使扩面工作有很多的空间和潜力。在新形势下,劳动和劳动力价值取向在发生变化,就业结构将随之发生变化,就业形式也将更为灵活,自由职业者、阶段性就业、科技参股等会呈现增加的趋势,这都会给社会保险如何覆盖带来新的问题。我们要跟上形势,加强研究,做好准备,做到哪里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保险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新的就业群体,社会保险就服务到哪里。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一定要把社会保险这项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办好。

同志们,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尽快实现社会保险基本覆盖的目标,努力使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打好基础,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