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中改院资料

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战略目标(11条建议)

1996-12-01 09:00 中改院

摘要:我国经济特区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和探索,为推进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渐进式改革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我国经济特区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和探索,为推进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渐进式改革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目前,在我国处于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地位作用何在?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扮演何种角色?怎样在把握我国改革开放的总格局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进一步确定经济特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应确立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当务之急是明确第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

1. 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局,应确立经济特区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经济特区应当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经济特区要继续“特”下去,并且长期“特”下去,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大局对经济特区提出的历史要求。为此,我们要善于把握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进程和大趋势,提出和确定经济特区分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战略目标——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试验田”,扮演经济转型政策工具的角色。

第二步战略目标——经济特区和港澳台有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应当在实现“一国两制”中发挥特殊作用。

第三步战略目标——经济特区按国际惯例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工业园区等。

2. 确立经济特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作用的重要选择。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必将要经历一个试验阶段。从这个大局出发,经济特区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就是要率先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试验,成为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典范。事实证明,经济特区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对在我国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在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进程中最具有影响的是,如何按“一国两制”的原则,促进与港澳台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经济特区由于多种优势,使它与港澳台有直接的、密切的经济联系,它完全有可能在推进“一国两制”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起到其他地区难以发挥的特殊作用。如果把这件事做好了,对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将起到重大作用。

经济特区在我国加入和推动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份量。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和大局出发,并充分考虑到二十一世纪亚太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应当及早采取实际步骤,使经济特区率先实现同亚太区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这必将对我国的对外开放产生极大的影响。

经济特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服从和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局和大趋势。由此看来,经济特区长期“特”下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其担负的历史责任更重。

[page]

3. 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上是成功的创举。我国采取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其中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首先选择几个地方开辟为经济特区,进行经济转型的政策试验。经济特区发展之初实行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对经济特区自身的起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从总体上来说,经济特区率先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对全局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更具有根本性、实质性。从这点看,没有经济特区改革的成功实践,就很难在全国实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豪地说,我国从自己基本国情出发,成功地使经济特区充当了经济转型政策工具,这给国际上其他经济转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新创举。我们应当十分珍惜自己的这一宝贵经验。

目前,从总体上说,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试验田”和“窗口”作用已基本实现。在全国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为推进全国的改革开放仍然要担负某些局部的试验作用,仍然要作为先行者、探路者。但是,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应当赋予经济特区更新、更高的要求,要确立新的发展战略目标。

4. 明确经济特区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当务之急。目前,经济特区下一步如何发展的目标还不十分明确。我们建议,要充分考虑到香港即将回归后稳定繁荣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加强与台湾经济合作的巨大意义,充分考虑到以香港、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总格局的地位作用,及时确立经济特区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十分迫切的。如果经济特区很快能按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一国两制”并在连接与港澳台经济合作中发挥特殊作用,这将给经济特区注入新的生命力,由此大大加快我国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的步伐。

二、按照第二步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实质性推进“一国两制”中的特殊作用

5. 尽快明确经济特区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对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建议把经济特区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定位于在推进“一国两制”中的特殊作用上,是基于这样两个判断:

1)经济特区如果能顺利按“一国两制”的原则加强同港澳台的经济合作,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作用:由此可以大大发挥我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由此可以极大地吸引以港澳台为主的外来投资,加快内地的经济发展;由此可以在加快与港澳台紧密的经济合作中,使“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取得突破性推进;由此可以保持港澳回归后的稳定与繁荣,并促进台湾的早日回归。这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2)经济特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现有的体制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使它能够在实现“一国两制”中发挥自身的特殊作用。目前,随着香港、澳门先后回归,深圳与香港、珠海与澳门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广泛的舆论,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台湾同祖国内陆经济合作关系越来越广泛,实现“三通”的步伐也在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厦门等经济特区同台湾的经济合作将首当其冲。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香港、澳门、台湾都将作为我国单独关税区。利用这个契机,采取实际性步骤,它会大大密切经济特区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关系,这也必定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形象。

基于这样两个判断,建议及早采取实际性步骤,推进经济特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

6. 采取过渡性措施逐步推进深圳与香港、珠海与澳门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与香港衔接并稳定香港应是深圳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随着香港“九七”回归的临近,需要有一个过渡带进行平稳对接。鉴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依存性和互补性,需要在产业、技术、信息、人才、交通、农贸产品供应等领域有一个对应发展的就近区域来提供实际支撑,深圳客观上必须承担这一职能。

在特区与港澳的合作上,要改变“大香港、小澳门”的看法,把澳门问题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澳门同样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珠海在澳门回归和经济发展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澳门经济是一个具有多重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前景广阔的小规模外向型经济。从长远来看,澳门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1999年之后,珠海经济特区在于澳门的经济合作中,要实现产业优化与互补。对此,目前应及早进行相关方面的准备。

[page]

7. 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厦门与台湾直接“三通”,形成更紧密的经济协作体。由于厦门经济特区的独特区位优势,特别是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已同台商形成的比较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下一步,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厦门经济特区能够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形成同台湾的经济协作体。目前的关键是,如何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台湾与厦门的直接“三通”,并在此前提下,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台商在厦门的投资,并逐步形成厦门同台湾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技术对接,使厦门经济特区成为同台湾经济发展的连结点和“一国两制”的连结点。

8. 实现经济特区第二步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经济特区采取过渡性措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要实现深圳与香港、珠海与澳门经济发展一体化应制订分步骤实施方案。例如,允许双边人员的自由来往与交流,适当放宽口岸管理,对某些产业可率先实现双边自由贸易,并允许货币在指定的银行兑换,也可以考虑对某些特定的生产资料采取保税措施,等等。

政策扶持与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结合。这主要是特殊政策与地源优势的结合,特殊政策与优势产业的结合,特殊政策与资源优势的结合。按照这个总的原则,应当抓紧提出与制订鼓励经济特区加快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特殊政策。

9. 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国家要真正赋予经济特区自主的经济管理权限。国家曾赋予经济特区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从执行的情况来看,它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国家没有制定经济特区法,特区自主权缺乏统一的国家立法保障;二是由于“条块分割”的体制原因,特区自主权难以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三是特区自主权依据的是国家有关政策,这样在执行中经常处于波动状态之中。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经济特区今后需要长期稳定、自主灵活的管理权限。为此建议:

1)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赋予经济特区更大的经济管理自主权,包括地方特别立法权、行政审批权和经济调控权。

2)要制定国家统一的《经济特区法》或《经济特区条例》,从立法上将经济特区在新形势下的地位、作用和自主管理权限确定下来,并保障其得以实施。

3)在赋予经济特区自主权的同时,要从体制上解决经济特区与国家各有关部门的条块矛盾,保证经济特区自主权的实际落实。

三、海南经济特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现状,应尽快向单独关税区的目标过渡

10. 我国现有的经济特区,只有海南经济特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状况,以及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应尽快建设成为单独关税区,率先实现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

11.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宣布海南为单独关税区,将会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香港、澳门、台湾都将作为我国的单独关税区,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如果我们能把海南宣布为我国的单独关税区,必将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在国际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海南单独关税区与香港、澳门、台湾三个单独关税区不同,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单独关税区,因此,更具有特别的重大意义。此外,宣布海南为单独关税区,十分有利于促进“一国两制”的实现,特别是有利于海南与台湾形成两岛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使海南平等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三个单独关税区进行经济合作。

海南同其他经济特区相比,由于起步晚,原有基础比较落后,至今仍然还是一个不太发达的地区,还有几十万人口尚未脱贫。宣布海南为单独关税区,必将会大大加速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海南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完全有条件加快现代化进程,成为用特殊手段加快地区发展的典范。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