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延安时代文艺老战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摘要:去年11月11日,你们组织了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以发扬延安精神,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同志们要我担任名誉会长,我高兴地接受了。今天我来,就是表示支持你们,支持你们的事业。
(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祝同志们好,祝大家春节愉快。
去年11月11日,你们组织了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以发扬延安精神,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同志们要我担任名誉会长,我高兴地接受了。今天我来,就是表示支持你们,支持你们的事业。
(一)
我一见到大家,就想到了延安,想到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在同志们的心里,就在同志们的身上。
当年,大家从沦陷区,从大后方,甚至从海外,总之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纷纷奔向延安,为什么?就是为了寻找道路,寻求光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当时,中国人民正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之下。不把这“三座大山”推翻,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自由和幸福,统统谈不上。正是这个目标,把我们聚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原来没有多少知识分子,后来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于是就发生了一个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那时,全国的口号是打日本、救中国。打日本,没有兵,怎么打?兵就是武装的工农。打日本,要有吃的、穿的,首先要搞生产,靠谁呢?靠工农。延安也好,各抗日根据地也好,主要的成分是工农兵。那个时候,毛泽东同志经常找工文艺界的同志谈话,开座谈会,最后形成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特别是为工农兵服务,明确地解决了这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为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工作者指出了方向。这个讲话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宝库,是有历史意义的。它武装了我们的知识分子,促进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我们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里面,有包括革命文艺工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不可磨灭的功劳。从那时到现在,历史跨进了新的时期,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精神仍然是适用的。现在,我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知识分子,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特别是要为广大人民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
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是开历史的倒车,结果怎样?难道还要使“三座大山”重新压到中国人民头上吗?那样一来,什么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富裕幸福,什么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其他权利,就统统谈不上了。
四项基本原则缺一项也不行,但最重要的是两项,一是党的领导,一是社会主义道路。其实,这是早就解决了的问题。从“五四”运动起,争论来争论去,根本问题就是:谁领导,走什么道路。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结论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把这两句话写成了歌子,大家都在唱。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在我们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早就完成了,中国人民好不容易站了起来,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尽管在前进中我们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些错误都是党自己纠正的。错误被纠正以后,我们的事业就继续更好地发展了。可是,到了80年代,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却说,三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失败的。他们还鼓吹什么“多元化”,实际上就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要搞反社会主义的、跟共产党对立的党。他们要干什么?还不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有人居然把他们这一套说成是什么“新理论”。什么“新理论”?不过是历史的垃圾。这一点,今天在座的同志们是很清楚的,因为大家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能够进行比较和鉴别。但是,对于没有受过“三座大山”压迫的或者对那种压迫已经印象模糊的人来说,我们经历过的事情,他们没有经历过;我们熟悉的事情,他们不熟悉,因此他们的鉴别能力就比较弱。前段时间,少数大学生跟着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那些人闹,人数虽然不多,但性质是严重的。当然,这不怪青年人。我们都经历过青年时代,也是东撞西撞,慢慢才找到了正确道路。当前正在深入、全面展开的改革,是一场革命,许多问题需要经过群众性的探索、试验。青年人的思想敏捷、活跃,勇于探索,这是好事。我们在座的一代人应当同他们一起探索,又有责任帮助他们认识历史发展道路,和他们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犯错误不要紧,要允许犯错误,欢迎改正错误。人是要在错误中学习的,有错误,改了就好。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个《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目的就在教育。
对那些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怎么办?还要不要专政?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能只讲民主不讲专政。我们的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自由给不给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不给,决不能给。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如果没有这个限制,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谁想捣乱就捣乱,那怎么行?〔⑴⑵〕
[page]至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看要把马列主义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它的基本原理,也叫普遍真理,放弃了就要犯错误;再一个方面是它的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或者说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见、办法,那要随时随地从实际出发。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的功绩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有人主张,只讲马列主义,不要毛泽东思想。这不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嘛。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马、列著作中有这一条吗?没有。这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出来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兼党校校长,我是副校长。有一次我问他,人家的学校都有个校训,我们党校要个什么样的校训啊?他说,“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后来,党校建造了礼堂,请他题词,他就写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刻在了石头上,现在还在延安。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用社会实践来检验,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就坚持,错误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就修正。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一定要不断地破旧立新,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不断地向共产主义的目标前进。有人说,改革就是“非马列化”、“非毛化”;坚持马列,就是反对改革,就是“保守派”。这话不是无知、误解,就是一种挑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不是互不相容的呢?不是。“双百”方针是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方针之一,目的是为了促进艺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这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说是完全一致的。今后,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双百”方针。就文艺工作说,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提倡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提倡文化艺术中的是非问题通过文化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实践来解决。过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这样做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三)
刚才有的同志说,在延安整风中改造思想收效很大,在当前的改革中也要改造思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当然,我们谁都赞成。所谓改造思想,就是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自觉地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以适应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在延安整风中整顿三风,中心是反对主观主义,做到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这样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这样做的结果,也确实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了。经过延安整风,我们在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标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很快就取得了革命胜利。这个经验很宝贵,在座的同志们都是亲身经历过的,很熟悉。
今天,我们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复杂的任务。当年推翻“三座大山”的任务是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现在,情况变了,任务变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变我们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现在,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初级阶段。从这里出发,一步一步地最后走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至少100年乃至几百年的历史任务。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不会比推翻“三座大山”更容易,而会更艰巨、更复杂。怎么办?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不能靠侵略,二不能靠剥削。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只能自己解放自己,并且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怎么能去侵略人、剥削人?我们只能依靠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世界,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鼓吹“能挣会花”,脱离生产的发展提倡什么“高消费”,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也是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还要看到,我国是个有10亿人、56个民族的大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为了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地都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能设想可以用一个模式、一个办法,采取一样的步骤,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越是这样,我们就越需要有大家共同遵循的原则,才能把全国的事情办好。这个原则就是四项基本原则。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一项空前伟大、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通过绚丽多彩的作品从本质上去反映它,激励亿万群众的斗志,把这一项属于人民自己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无论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应该并且能够反映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中国各族人民一个多世纪以来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而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这样一场轰轰烈烈、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建国以后,我们的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富裕幸福,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战斗在各条战线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从上甘岭的坑道到老山的“猫耳洞”,我们人民军队老一代和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用鲜血和生命筑成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他们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只要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方向,肯定是会大有用武之地、大有作为的。我希望我们这些老党员、老文艺战士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中青年一起,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我上面讲的意见,仅供同志们参考。
(载1987年《红旗》杂志第10期 新华社发)
《人民日报》(1987.05.16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