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其他资料

胡耀邦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82-01-05 17:56

摘要:前天统战部向中央书记处汇报了召开会议的情况,你们这个会上提出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引出了胡厥文、胡子昂两老的一篇好意见。所以,我觉得会议还是开得很好。会议就要结束了,我提议邀请八位同志来讲一讲。这八位同志,包括我们书记处四位同志,还有李维汉同志和廖承志同志,他们两位...

前天统战部向中央书记处汇报了召开会议的情况,你们这个会上提出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引出了胡厥文、胡子昂两老的一篇好意见。所以,我觉得会议还是开得很好。

会议就要结束了,我提议邀请八位同志来讲一讲。这八位同志,包括我们书记处四位同志,还有李维汉同志和廖承志同志,他们两位是多年做统战工作的,另外还有你们统战部的两位,就是乌兰夫同志和刘澜涛同志。澜涛同志说,他已经讲过了,这次不讲了。书记处四位同志为什么一起来呢?因为你们会上有期简报,说有那么一个省,统战部开会,一个书记都不去;而组织部开会,四位书记都去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了四位书记。书记处十二位书记,只有六位是专职的,其他六位主要在政府和军队工作。专职书记当中,除了因病因事没有来的两位以外,其余都来了。现在,五位已经讲了,都讲得很好。我再讲四点意见,最后由乌兰夫同志作总结。

第一点,五年多来我们的统战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样?

我同意这样一种估计:做得不错,成绩很大。同五年以前相比,情况根本改观了。

五年以前,那时由于十年内乱,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所制定的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摧残得七零八落,淹淹一息了。说七零八落,意思就是还没有完全摧垮,还剩下二、三成。怎么能够还剩下一点呢?这里要讲句公道话:是因为毛主席维护了一下,特别是周总理,维护了一批统一战线中的老朋友。

五年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统一战线已经逐步恢复和形成了生气勃勃的局面,并在一些方面有所发展。绝大多数党外朋友们的心情舒展了(虽然还不能说是很舒畅),爱国热情逐渐高涨起来。对于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国家的统一战线局面,台湾、港澳的爱国人士和国外爱国侨胞感到高兴和放心,许多外国朋友也表示钦佩和称赞。由于统一战线的恢复和发展,我们国家在政治上的团结是大大增强了。

统一战线局面的根本改观,是我们党拨乱反正的一大成果,是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带头拨乱反正的结果,是全党同志坚决执行中央方针路线的结果,也是我们各级统战部门努力工作的结果。几年来,小平同志、剑英同志、先念同志,接待了许多国内的党外人士和国外华侨、华裔人士,交了多少朋友呀!陈云同志出面较少,他的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和党的建设上,但他也是非常关心统一战线问题的。

说到对于统战部门工作的评价,能不能打满分?我的意见,以不打满分为好。打它个九分,或者九点二三分,可不可以呢?听说有种意见,认为我们这几年的统战工作是做得"过分"了,做得太多了,意思就是统战工作搞右了。我认为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这几年的统战工作,不是做得过分,而是做得还不够;不是做得太多,而是还少了一些;不是做得十全十美,而是还有距离。所以,建议同志们采取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两分法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持清醒的头脑,使今后的统战工作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更充分一些。

第二点,我们全党应该如何看待统战工作?

要做好统战工作,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充分地认识统战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的极大的重要性。现在许多同志,包括做统战工作的许多同志,对这一点都还是认识不足的。而如果我们不首先解决这个认识问题,那么统战工作要搞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个拦路虎嘛。

在民主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我们党依靠三大法宝,包括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取得了革命的彻底胜利,这已经被历史完全证明了。在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新的历史时期中,还要不要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呢?它还灵不灵呢?中央认为,必须明确地和强调地告诉全党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在今后很长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统一战线将仍然是必要的、重要的、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我们不是讲要实现建设祖国、完成统一和国际反霸这三大历史任务吗?离开统一战线这个法宝是绝对不行的。如果我们竟然忽视以至抛弃统一战线,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很大的困难,甚至遭受严重的挫折和失败。我想再说得彻底一点:在我们国家,什么时候阶级还没有最后消灭,什么时候还要有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也就不可避免地还要有我们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

廖承志同志讲得很好,我们现在有两个统一战线,一个是国际范围的反霸统一战线,一个是国家范围之内的爱国统一战线。这后一个统一战线,说得完全一点,就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全党同志一定要深刻地注意,千万不能幻想只靠无产阶级的孤军奋战,或者再加上农民阶级,就可以完成我们所面临的宏伟任务。冒险主义是注定要失败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已经反复地告诉我们,只有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争取和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所以,我很同意大家这样一个看法,在今后的长时期内,统战工作的对象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统战工作的范围不是越来越狭小,而是越来越宽广。就国家范围内的爱国统一战线来说,我们党有哪些统战对象呢?可以大致列举以下十个方面:一是民主党派;二是无党派知名人士,其中主要是爱国人士;三是非党的知识分子干部,这是大量的;四是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五是原工商业者;六是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七是爱国的宗教领袖人物;八是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家属和亲友;九是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十是归国侨胞和国外侨胞。这十大方面,究竟有多少人?恐怕不是几百万、几千万,而是上亿人口。对于如此广大的上亿人口的统战对象,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同他们讲团结,并且主动积极和很细致地向他们做工作。前面五大方面,主要由统战部门去做;六、七两大方面,主要由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宗教事务局去做;后面三大方面,则主要是由廖承志同志主管的那几个部门去做。你们这些部门,既有分工,又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这就叫作统一领导,分工合作。问题还不仅仅在于他们人数众多,问题还在于,这上亿人口的统战对象,确有许多优点。主要有三条:第一,他们比较有知识;第二,他们有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第三,他们还有为国家出力的强烈愿望。我认为,这三条,是他们的主流,是我们决不应当忽视的极其重要的方面。至于这些人们当中,有些人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还有这样那样的污点,但是,只要我们全面的加以估量,就可以看到,那是属于比较次要的,多半已经成为过去的方面。如果我们只是强调这后一方面,而看不到他们的主流的方面,我们就会缩手缩脚,处于被动的地位,就会不敢放手地争取和团结他们,也就不可能真正打开统战工作的新的局面。所以,从统战工作的实际状况来说,中央认为,当前和今后应当着重加以强调的,还是继续肃清""的影响,防止和克服关门主义的,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错误倾向。

有的同志提出:我们统战部门的同志,有没有衙门作风?有没有害怕心理?(害怕以后算帐,晓得哪一天,或者上级,或者什"造反派",来抓"修正主义",抓"右倾"。)有没有训人的姿态?这三个问题提得好。我们统战部门,一定不要有衙门作风,而要把统战部门办成党外朋友之家。一定不要有害怕心理,而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和贯彻执行中央的正确方针和政策。一定不要有训人的姿态,而应当对一切党外朋友采取平等商量,互相切磋的同志态度。

在这个党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还应当进一步地提出全党同志究竟应当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从整体来讲,我们党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大大地超过了中国近代革命运动中的任何其他政治力量,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的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党怎么能够取得领导资格,成为领导的党呢?

但这当然不是说,由于我们党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党,领导的党,因而我们每一个党员也就一定比党外朋友高明。从个体来讲,有相当数量的党员,不一定比党外民主人士高明。有些党员,甚至比党外民主人士差得多!有些号称共产党员的人,论知识,没有知识,论群众关系,没有什么群众联系,论爱国心,总是认为我们国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低人一等!最近北京市有个工厂选举厂长,全厂三百二十多人,原来的厂长只得了三票,党支部书记只得了一票,相反地,一个不是党员的普通工人,却被选上了。可见我们有些党员,脱离群众,被群众瞧不起,而又缺乏自知之明,严重到什么程度!所以,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正确地看待上亿人口的统战对象,同时又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衙门作风,破除畏惧心理,纠正训人姿态,而同一切党外人士交朋友,并且从泛泛之交变成真朋友,进而达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我认为,我们应当鲜明地向全党同志提出,同时也告诉党外朋友,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一定要同党外朋友真正建立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在过去一个时期中,是我们在许多方面对不起党外朋友,而不是人家对不起我们。当然,要使全党同志都理解这些道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但是,一九八二年内,如果我们全党各级领导干部有百分之三十的同志相信了这些道理,首先是你们做统战工作的同志相信了这些道理,事情就会好办得多。

第三点,当前国家范围内的统战工作主要应该抓好几件什么事?在我看来,基本上可以按照胡厥文、胡子昂两老意见书中提出的建议办,抓好四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宣传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两老意见书说这种宣传和教育,是肃清""的流毒和影响,发挥和提高统战工作效益的"要着",这是讲得很对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究竟如何正确地认识统一战线的内容、意义和作用,对许多同志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上、理论上和政策上,大大提高全党,首先是从事统战工作的同志的认识。我这里说的做统战工作的同志,除了统战部门本身以外,还包括宣传、文教部门和组织部门的有关同志。要先把这样一部分人的思想武装起来,并且通过他们,去影响和推动全局。

怎样来提高对于新时期统战工作的认识呢?根本的办法,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原则,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同今天新的历史条件和党在新时期的方针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的再教育。我们应当组织各方面做统战工作的同志,认真学习和研究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方针。我们还应当组织各方面做统战工作的同志,重新读一读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光辉论著。毛泽东同志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有重大贡献和发展的。我们决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后期的严重错误,而忽视以至抛弃他的科学思想财富。我们一定要从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论著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把我们今后的统战工作推向前进。当然,这种宣传和教育,只能逐步开展,要求太急是不行的。有一种意见,主张一九八二年就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统一战线问题的再教育,这是难以行通的。比较切实的办法,是首先在几个担负统战工作的部门开展起来,并且通过这一部分同志把舆论造起来。学习理论,宣传政策,表扬先进,批评顶着不办者,这样认真一抓,舆论影响就很大。

第二件大事,放手让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

应该说,这是我们在统战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团结广大党外朋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式。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即将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形势下,曾经及时地指出:一定要适应情况,改变我们调动队伍进行战斗的方式,用统一战线这个武器去组织和团聚千军万马,包括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正确方针,引导我们党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刘少奇同志在总结抗战初期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时候,又曾经精辟地指出了那时一部分负责同志,由于不能适应历史的飞跃前进,不能及时地转变工作方式,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因而不能打开抗日新局面的教训。今天,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兴事业的开始时期,我们的同志也要努力创造,找到适合于新形势的调动空前广大队伍的新的方式。我们统战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新的方式,包括善于发挥民主党派和其他统战性质的人民团体的作用,我们一下子就可以增加几倍的力量,做出几倍于现在的好事。比如两老意见书中所说的,让民建会、工商联发挥主动性,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原工商业者安排使用工作的经验,不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好例子吗?事实已经反复证明,只要我们放手,同时给以方针、政策和方法上的适当帮助,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是完全有能力做成许多好事的。所以,放手地发挥几十万、成百万党外人士的聪明才智,是我们学会科学的领导方法和改进同党外关系的一个大问题。许多民主人士能够做出成绩,将来见了马克思,他可以高兴地同马克思握手,说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啊,你招待招待我吧。总之,要善于调动千军万马。我们在抗战初期,党员只有几万人,但是由于方针政策正确,调动了多少知识分子,多少爱国的旧军官,结果真正是浩浩荡荡,千军万马,迅速打开了新的局面。这个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第三件大事,狠抓各种政策的落实,包括对民主党派的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对起义人员的政策,以及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归国侨胞的政策,等等。

十年内乱,把我们自己的许多党员打成"反革命",把我们的许多朋友也打成"反革命",使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信誉受了极大的伤害。现在,粉碎"四人帮"已经五年,但是落实政策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尾巴。对老干部政策的落实可能好一些,而其他方面就比较差。划右派的改正比较快,遗留问题也还不少。有些地方一谈到落实政策,就是要钱要条件。实际上,并不都是那么难,也并不都是要钱的。比如安排职务,统战部门可以提意见嘛。又比如作结论,恢复名誉,花什么钱呀?安排就业也不一定都要多花钱,可以扩大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嘛。比较困难的是房子问题,只好一步一步地解决。所以我觉得,在落实政策问题上,一味叫苦是不对的。如果真是那么困难,为什么有些省市已经落实得很好了呢?应当学习人家的好经验嘛!落实政策搞得不够好,我们书记处有责任,统战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也有点责任,不很了解情况,又不大敢讲公道话。刚才彭冲同志讲到周恩来同志总结的十六个字,“了解情况,研究政策,安排人事,调整关系”确实总结得好。但是现在我们有些统战部门的同志,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有些同志大概还在关起门来害怕,哎呀,我什么时候会犯""的错误,什么时候会犯右的错误啊?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能搞好统战工作吗?我劝这些同志改变一下心理状态,把那些无穷忧虑抛到九霄云外,而应当时刻想到这样一条,就是搞好统战,义不容辞。这个义,是社会主义之义,是共产主义之义。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要鼓足干劲啊!当然,除了精神状态这一方面的问题以外,我们也还要警惕有些同“四人帮”藕断丝连的人,他们坚决顶着不办,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

总之,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是最讲信誉的。我反复说过,如果今后两年政策仍然落实不了,国内外的朋友问起我们来,我们何言以对呀?这个话,请你们回去带给省市区党委。我们中央一级,省、市、自治区一级,一定要首先搞好。唐朝文学家韩愈在作潮州刺史的时候,有一篇《祭鳄鱼文》,是因为当时那一带地方鳄鱼为害,韩愈于是通令鳄鱼,限期回到大海里去,他这样说:“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那就是“冥顽不灵”,就要以抗命论处。现在,我们不妨也来套用一下韩愈这个话。我们说,一年不落实,三年;三年不落实,五年;五年不落实,七年。同志们,今年再搞一年,是六年,明年再搞一年,就是七年了。七年还不落实,谓之冥顽和抗命,这难道不是公公道道的吗?这里的问题,实质上是涉及对中央的态度,在政治上是不是同中央保持一致的问题。这样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能够含含糊糊吗?

第四件大事,必须妥善地安排党外的人员。

今年十二月要开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的安排问题,到那个时候再说。但是,各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大和政协的安排和调整,以及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人们需要适当增加安排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可以逐步调整。今后关于党外人士的安排问题,由统战部门负责同党外朋友商量提出意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这样办。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明确一下,就是党外的代表性人物,包括全国性的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有些人虽然年纪老了一些,但是只要他们的心还是热的、他们还健在、就要保留他们的位置,而决不应该随便把人家替换下来。我们说废除终身制,是对我们执政党来说的,不是要民主党派也照办。当然,一部分民主人士兼职过多,应该适当解决;同时,对党外人士的安排,也要注意吸收一些新的人物上来。这些新人,太年轻了不行,但有点中年人还是必要的。我看今年一年之内,如果全国能够再多安排五千名党外人士,统一战线的气氛就会很不相同,统战工作又会大进一步。还要附带说明一下,我这里有意识地没有讲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这是因为,民族问题,中央已经有了几个指示,你们还是听听乌兰夫、杨静仁等同志的意见吧;宗教问题很复杂,一下子说不清楚,书记处最近要专门讨论。

第四点,对统战工作的同志有什么希望?

在讲主要的希望以前,我想先说几件具体意见。

你们会上反映说,统战部门人手太少。我认为,如果实在太少,可以考虑加一点。横直现在干部很多,可以把其他方面的干部调一些到统战部门来,无非是调整编制,而不存在什么增加编制的问题。

还有同志提出,有些统战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年老体弱。我认为,有这种情况的地方,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吸收一点年纪较轻和身体较好的同志上来。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各级统战部门都有一批老同志,几十年来为党的统战事业,默默无闻地埋头做了很多工作,对他们一定要照顾好。有同志告诉我,在党委的各个部门当中,统战部门可能是老干部最多的部门之一。请组织部考虑一下,对这些老同志怎样照顾。一定不要使他们觉得几十年忠心耿耿,结果冷冷清清而别,那就不好,不利于鼓励来者。

第二、换上一点什么人?根据统战工作的性质,看来要注意三个条件:一,在党内有一定威望,这样便于同党外人士打交道;二,要懂政策,那种不懂政策,一贯很“左”的人就不适合;三,对统战工作是热心肠。在老同志里面,是可以找到不少这样同志的。如果有的省委书记退居第二线,请他到统战部当个部长或顾问也好嘛。

我认为,当前要提倡我们的老同志,向小平、陈云同志学习。这两位老一辈的革命家,第一,他们真正是用大力用诚心扶持比自己资望低、能力小和经验差的同志上台,自己退居第二线,把自己的位置摆在后头,而且把这当作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光荣责任和愉快的事。第二,他们对小事情是放手让处在第一线的同志干,而对大事情就认真帮助处在第一线的同志出主意。我觉得,这两条,值得我们全党大大提倡。现在有些老同志退出来当顾问,本来是很好的事,但是却抓小不抓大,大事不考虑,专门计较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为什么不向他请示,这就不大好了。总之,要鼓励一些有一定威望的同志退居二线,而把年轻一点的人推到第一线去,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决策。

还有同志说,统战工作要全党来做才行,统战部只是参谋部。这是对的;但是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要弄清究竟什么是参谋部?所谓参谋部,第一要出主意,第二要办事情。(宋任穷同志:制定作战计划。)总不能把参谋部变成旧社会的清客和参议一流人物嘛!这里也要讲句公道话,“文化大革命”前,李维汉同志主持统战部工作的时候,虽然如李老所说,确实也有""的东西;但那时的统战部,还是勤勤恳恳地搞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出主意,定方针的,是得力的,是好的。至于""的东西,属于奉命办理,以后就不要再算这笔旧帐了。

现在,我要讲一下我们对做统战工作的同志的主要希望。我想,在这个会议上,我们有理由向所有做统战工作的同志倡议,要努力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好思想、好作风、好风格。

大家知道,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为我们党制定了三大法宝,其中第一大法宝就是统一战线。而在实际斗争中,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几十年时间内,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做出最大贡献的,则是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不愧是我们党建立以来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个模范。他为我们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争取、团结和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党外朋友。他在国内和国外朋友的心目中,赢得了崇高的威望,为我们党增添了光彩。而当我们党在斗争中发生失误和遭受挫折的时候,由于有周恩来同志的崇高形象,使许多朋友理解和原谅我们的许多失误,增强了对我们党的同情和信念。周恩来同志一生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所作的巨大贡献,他所留下的光辉形象和精神力量,是永存的。所以,我们大家和一切做统战工作的同志,都应该努力学习周恩来同志。学习什么呢?我初步概括了这样四条:

第一、要努力学习周恩来同志坚信无产阶级一定要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眼光和革命气魄。

《共产党宣言》说过,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而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还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地解放自己。我们的周恩来同志,正是因为具有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眼光和革命气魄,并且把这种眼光和气魄贯串到他所从事的一切实际工作包括统战工作中去,因而他就能够在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的伟大斗争中,敢于到任何最危险、最艰苦、最复杂的地方去,坚定不移,临危不惧,从来没有丝毫的动摇和犹豫。也正因为周恩来同志具有远大眼光和革命气魄,他就不但能够在任何复杂环境中,始终如一地保持崇高理想和清白节操,出污泥而不染;而且能够胸怀广阔,气度恢弘,站在解放全人类的高度,争取、团结和改造一切可以争取的人们,充分显示出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思想上、政治上和道义上的精神威力。

第二,要努力学习周恩来同志平等待人的民主精神。

周恩来同志在任何强大的敌人面前,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而在人民和人民的一切朋友面前,却从来没有任何架子。他总是平等待人,循循善诱,同朋友们商量问题,在同人家商量当中提高人家,甚至使人们在接受他的领导的时候也不感觉到有丝毫的勉强。他深刻地懂得光凭领导地位并不能使人得到知识和经验,因而他总是面向群众,广泛结交朋友,并且通过同人民群众的经常和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的坦率交谈,汲取群众智慧以提高自己,同时热情地帮助朋友,激励人们前进。正因为这样,周恩来同志就能够避免思想的僵化,而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活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第三,要努力学习周恩来同志见义勇为的革命风格。

周恩来同志不但在革命斗争中敢于承担最困难的任务,而且在革命队伍内部的是非问题上,也敢于主持公道。正确的东西,敢于坚持;自己错了,敢于自我批评;人家错了,敢于帮助人家;人家冤枉了,敢于为人家仗义执言;自己所领导的范围出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保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这也是见义勇为嘛!当然,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自己讲过,也说了一点违心的话,但是我们全党同志都深深地理解,在"文化大革命"那种极端复杂的特殊条件下,周恩来同志为保护党和人民,作了何等可贵的贡献啊!任何事情,主持正义,见义勇为,这是共产党员应有的风格。

第四,要努力学习周恩来同志严以律己的高尚品德。

周恩来同志总是感到自己的不足,因而总是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干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经常讲的这样一句自己真正完全做到了的名言,确实应当成为我们全党同志的座右铭。他注重身教,身体力行,对自己身边工作的同志也从来都是严格要求的。他工作勤奋,夜以继日,多少年如一日,甚至身带重病也不稍松懈,他的这种精神,不但中国人民永志不忘,而且许多外国朋友也深为感动。

以上几条,概括得并不完全,发挥得也不很好。但是仅就这些,我们向周恩来同志学习的内容,已经是够丰富的了。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将近六年了。我刚才说过,他一生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巨大贡献和他的精神、品德和风格,是永存的。我们大家和一切做统战工作的同志,都应该是他的学生。周恩来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了,但是今天我们全国统战部门的干部,都是周恩来同志所参与开创和精心培植起来的我们党的统战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应当无愧于前人,而不应当有任何无所作为和软弱无能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有信心,有把握,有能力,有办法,打开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