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工作会议(1980年12月16-25日)
摘要: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后,为了切实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反复强调经济调整的必要性。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八字方针,并把落实这一方针,作为打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战役来对待。9月18日,陈云针对1980年计划安排中的问题,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济调整是必要的,并不是多此一举,基本建设投资必须是没有赤字的,要在财政平衡的基础上来制定基本建设计划。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后,为了切实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反复强调经济调整的必要性。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八字方针,并把落实这一方针,作为打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战役来对待。9月18日,陈云针对1980年计划安排中的问题,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济调整是必要的,并不是多此一举,基本建设投资必须是没有赤字的,要在财政平衡的基础上来制定基本建设计划。10月,李先念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再次强调:明后两年的经济工作,调整是关键。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该减则减,不要再犹豫。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停、缓建项目的善后工作。特别是对22个引进的大项目,国务院反复慎重考虑,力求妥善处理。但是,上述这些工作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基本建设的总规模没有退下来,22个引进大项目该停的没有停,地方和企业又盲目上了一批重复建设项目,行政管理和各项事业费不但没有收缩,而且又增加了。以致1979年、1980两年分别出现了170亿、127亿元的巨额财政赤字。国民收入的分配上,积累和消费的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从而导致货币量发行过大,物价上涨过多等现象。全党对调整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也不一致。尽管整个经济形势是好的,但潜在着很大的危险。更严重的是,对于潜在的危险,许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以致使调整工作进展迟缓。
在这种经济情况下,中共中央于1980年12月16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着重讨论经济形势和经济调整问题。
会议期间,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中央领导对调整国民经济作了重要指示。会议和领导同志讲话的主要内容是:
一、当前经济形势是大好的,但是有潜在的危险。会议对经济形势作了全面估量。指出经济形势总的说来是好的,但是潜伏着危机,大量财政赤字的出现说明比例失调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必然会引起经济局势的不稳。进而影响政治局势的稳定。因此,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实行经济上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方针。
二、对开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作了进一步总结,更加深刻地分析了导致经济比例失调的根源。陈云指出,开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1957年以前一段比较好些,1958年以后“左”的错误就严重起来了。在“左”的错误领导下,也不可能总结经验,我们是10亿人口,8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必须看到这种困难。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决不要再作不切实际的预言。
三、对当时的经济调整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作深入的探讨。明年基本建设要退够。在某些方面要退够,主要是说,基本建设要退够,一些生产条件不足的企业要关、停、并、转或减少生产,行政费用要紧缩,使财政收支、信贷收入达到平衡。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改善,都要量入为出。这次对经济进一步的调整是为了站稳脚跟,稳步前进,更有把握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强调调整工作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指出这次调整是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方针、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是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纠正“左”倾错误的指导思想的进一步贯彻。
四、计划工作要实事求是。不能作虚假文章,更不能凭主观偏见,财政要做到收支平衡,产品要适销对路,要保证粮食在稳步增产的同时,发展多种经营。今后若干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收支方面都要大大紧缩,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要继续摆脱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缚,真正摸准、摸清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然后着手编制切实可行的第六个五年计划。
五、会议确定了进一步调整的要求和方案。提出了“两手一稳”的要求,即1981年基本上实现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的平衡,物价稳定,并确定在整个“六五”计划期间,都继续进行调整。会议确定调整是改革的前提,要适当加强集中统一和宏观控制,实行以调整为主,改革服从调整,促进调整的原则。并批准了《关于1981年计划的安排》。
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总结了30多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经济工作上的“左”倾错误作了比较彻底的清理;对在我国这样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开始提出了要实行经济发展道路的转轨,并初步指出了新路子的基本特征,从而进一步实现了经济指导思想的根本转折,使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始得到了切实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