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设想的报告
摘要:(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粤革发[1978]160号文)国务院:根据国务院国发[1978]167号文指示精神,现编制《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设想》,随文上报,请予审核。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设想根据中央领导同...
(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粤革发[1978]160号文)
国务院:
根据国务院国发[1978]167号文指示精神,现编制《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设想》,随文上报,请予审核。
广东省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设想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国务院提出的规划要求,编制宝安、珠海两县1978年到1982年的规划设想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宝安、珠海两县共有33个公社、镇(宝安20个,珠海13个)。总人口48.2万人(宝安33.5万人,珠海14.7万人),其中农、渔业人口36.03万人(宝安27.2万人,珠海8.83万人)。耕地68万亩(宝安55万亩,珠海13万亩),蚝田面积7.8万亩(宝安6.3万亩,珠海1.5万亩)。1977年粮食总产量4.519亿斤(宝安3.46亿斤,亩产810斤;珠海1.059亿斤,亩产1016斤)。工人1.73万人(宝安9800人,珠海7500人)。工农业总产值2.36亿元(宝安1.5亿元,珠海8600万元)。社员年平均分配,宝安128元,珠海140元;每人年平均口粮,宝安570斤,珠海588斤。1977年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宝安900万美元,珠海400万美元)。
两县地处珠江口,近海靠山,毗邻港澳,与九龙、新界、澳门相连,土地肥沃,蚝、鱼、蔬菜、水果、三鸟都是传统出口商品。发展出VI商品生产,尤其是出El鲜活商品,开展来料加工、装配业务,条件十分有利,是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把宝安、珠海建设好,对扩大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发展旅游,促进边防地区经济建设,巩固社会主义祖国南大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规划设想和措施
为了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成为吸收港澳游客的游览区,成为新型的边防城市,必须重点发展农业生产,迅速改变农业生产面貌,把整个农业搞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副产品和水海产品,建立出口生产基地,壮大社队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建材工业,建设旅游区和城市。
1.加速农业生产发展
发展农业,要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37、42、44和47号文件,整顿好各级领导班子,改进领导作风;落实经济政策,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调动群众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大力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条件。
两县水利条件比较差,在现有耕地中,还有17万多亩耕地没有水利设施,其中宝安县14万亩,占耕地26%;珠海县3万多亩,占耕地25%。宝安县计划搞好水利续建配套工程,扩大灌溉效益;搞好沙田、地塑田整治和排涝设备;新建中小型水利骨干工程和东江引水工程,逐步实现旱地、果园水利化,力争1981年增加灌溉用水4100多万立方米,彻底解决缺水的困难。珠海县计划新建续建山塘水库14宗,新建电动排灌18宗,大力整治围内排灌系统,力争1980年高产稳产农田占耕地一半。
两县人少地多,劳动力负担重,如宝安县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五亩多耕地,机耕水平仅达39%。要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1982年耕、播、插、收、运、脱粒、植保、农副产品加工等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为此,规划到1982年两县增加大中型拖拉机274台,手扶拖拉机2993台,农用汽车162辆,推土机52台,以及其他农业机械一批;化肥每亩用量达到100公斤。
从1979年到1981年,加速发展农业生产规划投资总额6972万元,其中要求国家投资3610万元。
2.大办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两县规划建立养猪场1243个,养鸡场175个。并扩大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发展农副业生产。产品80%出口,20%内销,主要是用于旅游和出入口岸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同胞的副食品供应。
生猪:1977年饲养量为35.27万头,提供出口2万头;1980年饲养85万头,比1977年增加1.4倍,提供出口23万头;1982年饲养116万头,比1977年增加2.3倍,提供出口37万头。
活鸡:1980年饲养480万只,提供出口296万只;1982年饲养780万只,提供出口572万只。
水果:1977年8.7万亩。1978年到1982年增加7万亩。种植港澳畅销而卖价高的荔枝、方柿、桃子和岭南水果等。1980年产量46.5万担,比1977年增长1.9倍,提供出ISI19.8万担;1982年产量80万担,比1977年增长4倍,提供出口49万担。
蔬菜:1977年1.3万亩,提供出口2.48万吨。1978年到1980年增加1.488万亩。主要发展优良品种和反季节蔬菜,尽量提前拖后均衡上市,争取卖好价。1980年提供出口4.5万吨;1982年提供出口6万吨。
水产品:主要是抓好养蚝和养虾。鲜蚝:1980年提供出口2800吨,比1977年增加1.4倍;1982年提供出口3500吨,比1977年增加2.1倍。鲜虾:1980年提供出口1270吨,比1977年增长63%;1982年提供出口2270吨,比1977年增加1.9倍。
从1976年到1981年,大办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投资共8852万元,其中要求国家投资7693万元。这个规划实现后,农副产品出口收汇:1980年5629万美元,比1977年增加4.9倍;1982年9219万美元,比1977年增加8.7倍。
3.积极发展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建材工业
初步规划接受来料加工的品种有:汽车装配、服装、手提袋、金属配件、塑料皮箱、餐巾纸、渔网、胶花、餐具、家具、微型马达、电子钟、渔用电器等。同时,打算采用补偿贸易的办法发展加工装配业务,初步确定搞毛纺、毛织和收录两用机等。还要积极发展砖、瓦、砂、石和水泥等建材工业。在布局国营、集体和农村社队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各得其所。
发展建筑材料和加工业等工矿产品生产的投资共2506万元,其中要求国家投资2326万元。1980年出口收汇3470万美元,比1977年增加9倍:1982年出口收汇5517万美元,比1977年增加15倍。
4.增辟游览点,办好商业服务行业和文娱场所,发展旅游事业
增辟旅游点有:宝安县的深圳水库、公明温泉;中山县的翠亨村中山故居、三乡温泉;珠海县的香炉湾、海滨公园、鲤鱼嘴、大铲山、百廉洞等。并在深圳、香洲增设接待外宾、港澳同胞的友谊商店、餐厅、冰室、理发室、照相馆等服务行业和体育场、游泳场、电影院等文娱场所。
1979年到1981年建设游览区的投资858万元,其中要求国家投资788万元。1980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收汇1101万美元;1982年接待游客77万人次,收汇2144万美元。
为了把两县建设成为新型边防城市、游览区,对深圳、香洲、拱北、前山、湾仔的市政建设,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商业服务点方面都进行了规划,包括改造旧城区,发展新城区。两县城建规划投资2228万元,其中要求国家投资2160万元。
规划实现后,到1980年,两县农业总产值可达1.6847亿元,比1977年增长39.4%;社员年平均收人,宝安180元,珠海200元,比1977年分别增长40.6%和42.8%;社员年平均121粮两县均为660斤,比1977年分别增长15.8%和12.4%;工业总产值可达1.6744亿元,比1977年增长75.6%;外贸出口和旅游收汇1.02亿美元,加上外币商店、侨汇和口岸兑换等共收汇2.9669亿美元。1982年,农业总产值可达1.9582亿元,比1977年增长62%;社员年平均收入,宝安250元,珠海260元,比1977年分别增长95.3%和85.7%;社员年平均口粮,两县均为660斤;工业总产值1.98亿元,比1977年增长一倍多;外贸出口和旅游收汇1.688亿美元,加上外币商店、侨汇和ISl岸兑换等共收汇4.3496亿美元,比1977年增加2.82倍。
三、实现上述规划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为了扩大农副产品出口,两县除充分利用海滩、荒地9万多亩以外,要逐年减少一些粮食耕种面积,改种饲料、水果、蔬菜和挖鱼塘等。到1982年减少粮食耕种面积8万亩(宝安6.5万亩,珠海1.5万亩)。随着加工工业、旅游事业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加,需要增加统销粮1420万斤。为此,要减少宝安县上调任务4200万斤。增加珠海县调入1700万斤,这些粮食需由进口或国家拨给弥补。
(2)国营农场和社队集体生产的良种猪和育肥鸡,产品没有购留比例,全部按牌价卖给国家,现行牌价偏低,农场和社队亏本严重影响群众的积极性。为此,决定两县国营农场和社队农场全部将产品卖给国家的,实行价外补贴。凡每头150—180市斤的杂交良种猪.按现行收购价格每担总肉64元,补贴50%,即32元;育肥鸡每斤补价二角五分。
(3)1979年到1981年两县建设和外贸基地共需投资2.1416亿元,其中要求国家投资1.6577亿元(不包括广州至澳门公路和蛇口电厂的投资)。同时,要求国家贷款1亿美元,并给基建的三大材料和设备,计钢材2万吨、木材6.61万立方、水泥12万吨、汽车300辆。如国家供给不足,可在1亿美元的贷款中进口补上。并请中央支援基建队伍。
(4)两县劳动力缺乏,需要增加劳动指标。到1982年,两县需增加干部和国营职工2.0811万人。其中:干部2800人(宝安1800人,珠海1000人);职工1.8011万人(宝安1.2672万人,珠海5339人)。请中央逐年安排解决。同时,为解决两县干部、职工生活的实际困难,调动他们积极性,拟同意两县要求,职工实行固定工资加奖励,使生产好的工人到1982年工资加奖励的收入可达七八十元;干部恢复过去边境补贴的办法,每人每月补贴15元。
(5)为了加快基地建设,从1978年起至1982年五年间,除了归还贷款之外,两个县所收的税收和利润暂不上缴,留给当地,用于扩大再生产。
四、加强两县的领导
宝安、珠海两县工农业底子薄弱,而地处边防,政治、经济斗争十分复杂,要在1982年前短期内完成中央交给的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的任务,首先,必须加强领导,全省各个方面大力支持.切实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此:
(1)省委决定两县建立相当地级的中等城市,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由省、地双重领导。两县的机构也要根据需要设置,先把现有内、外贸设立的食品、果菜公司分别合并,统一安排生产、收购、价格、奖售、出口和内销。
(2)加强省对两县的领导。为及时研究处理两县建设问题,省委决定由王全国同志负责,省财办胡广恩同志协助,省计委、农办、建委、工交办、财办等部门由一副主任负责这方面工作,在省计委成立两县建设办公室,编制十人。
(3)两市现有干部、技术人员、工人都比较缺乏,省各部门、广州、佛山、惠阳、江门等地、市要积极支持,对大工厂要从对口厂整套地抽调干部、技术人员、工人支援两县建设。省地各业务部门对两市的正常经费、投资、商品分配等,要照常安排并适当给予照顾。(4)为了加速建设进度,适应港澳市场多变的特点,有利于按经济规律灵活组织生产和出口,在两市总的规划原则下,应给两市以相应的权限。如具体办法的制定,一定数量和范围内劳动指标,物品价格,生产设备、原材料进口,技术交流活动等的审批,由两市市委、市革委会决定处理。在原定工业布局规划中的来料加工装配业务,以及已批准加工项目在品种、规格上的变动,经市革委会批准后,由工厂直接和外商订合同。
197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