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其他资料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召开座谈会 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1978-09-02 10:46 人民日报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邀请北京地区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举行座谈会,讨论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标准,如何认识、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邀请北京地区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举行座谈会,讨论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标准,如何认识、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问题。

与会同志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最近一个时期,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个争论不仅涉及到哲学,也涉及到经济、教育、文艺等方面。争论的实质是怎样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这是关系到如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是否真正高举毛泽东的旗帜的重大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四人帮被粉碎了,但对其流毒决不能低估,我们必须认真地从思想上、理论上分清是非,这是一项迫不及待的重要任务。

毛主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毛主席的这个指示非常重要,它对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标准,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弄清客观规律性,减少盲目性,顺利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是极为重要的。我国的民主革命经过二十四年,两次胜利,两次失败,才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经进行了二十八年,当前面临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如果我们不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来制定我们经济建设的具体路线和具体方针政策,不根据实践来检验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坚持正确的东西,修正错误的东西,那末就还会走弯路。

还有的同志就当前落实农村经济政策问题,进一步说明必须以实践作为检验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有的同志回顾了我国解放以来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认为,在农村中实行定额管理、评工记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保留自留地和社员家庭副业,允许集市贸易的政策,坚持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等等,是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的。实践证明,从大多数地区来说,只要坚持贯彻上述政策,就能调动广大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国以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充分说明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标准。

在会上,大家还谈到了如何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问题,认为先进单位的好经验是应当学习的,特别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根本性经验应当认真学习。但对他们的某些具体作法,就不能不顾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只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去领导和组织农业生产,才能避免瞎指挥,才能使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效地发挥出来。同志们还指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认真总结经验,必须深入群众作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为此就必须发扬民主,要真正把问题敞开,让群众讲话。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要敢于冲破四人帮设置的禁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停留在马克思、列宁、毛主席的现有结论上,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新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理论不断发展,经济政策不断完善,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大家还指出,在开展这个问题的讨论中,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要学习毛主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篇历史文献。这是我们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为了颠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根本颠倒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思想上、理论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必须彻底肃清其流毒和影响。但是,在理论讨论中,对我们自己同志的错误思想和观点,要贯彻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深入地进行讨论,以求得问题的正确解决。

首页
相关
顶部